島嶼台灣的原住民,在語言文化、人群分布與網絡連結上,和太平洋海域上星羅棋布的眾多島嶼一樣,同屬南島語族(Austronesian Lingustic Family)。
台灣原住民族的祖先,大約在距今7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已經在台灣住居,分散在溪流下游到河口或海岸地區,建立小型聚落,並逐漸朝平原内部、淺山丘陵或東部地區移動,形成更廣泛的分布,在各地慢慢發展出具有在地特色的社會文化。
▌清帝國採民政、番政分離並立
17世紀中葉,鄭成功率部圍攻熱蘭遮城(今台南安平區),打敗佔領台灣38年(1624-1662)的荷蘭人,將他們逐出台灣,建立政權,這是台灣和中國大陸產生版圖關係的關鍵點。17世紀末,清康熙皇帝派施琅領軍攻台,鄭氏王朝投降,台灣被收入清帝國版圖,自此設置台灣府,轄屬福建省,正式成為閩、粵兩省海外移民的新天地。
清帝國中,除了台灣的原住民族之外,甘肅、四川、青海與西藏地方,也有被稱為「番」的民族。康熙年間,清帝國開始將台灣原住民分為「熟番」、「生番」與介乎兩者間的「化番」,規範其身分認定並進行治理部署。
清帝國治理台灣的基本方針,係採民政、番政分離並立的原則。廳縣之下,設置保、里、鄉、澳作為漢民的基履行政與空間單位;番人則以「社」作為治理的基本單位,並以通事、土目兩種角色,操作賦役制度,處理社内的公共事務。
進一步來說,清廷的地方官府,即透過通事、土目建立的賦役制度,控制與支配番社成員的身份、資源、動員與聚居型態;對番人來說,以番社為單位繳納、收取、分配與分攤的社餉、番丁銀、正供規費與力役,則是這套體制下與國家交手的主要負擔。其中,社餉、番丁銀的形成與延續,對「番社」作為政治經濟單位,具有關鍵性的意義。
▌大甲西社事件:第一階段
大甲西社事件起源自於清帝國對台灣原住民的殖民統治與橫徵暴斂。1731年,台灣中部海岸平原的大甲西社,引爆了一場大規模、涉及多族群的反抗事件,關鍵人物為大甲西社領導者——林武力與他的夥伴。
歷時將近一年的動亂,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731年12月到次年4月間,起因為清國的淡水同知張弘章為了興建衙門,調派熟番上山採集木材,由於勞務繁重且嚴苛,導致屬於平埔族的大甲西社不滿。
林武力等人與蓬山八社、岸裡社群中的朴仔籬社等結盟,攻打汛塘駐軍的營房與淡水海防同知衙門,打傷了兩名士兵,造成大規模暴動,清廷當時派軍鎮壓,但事件未充分平息。
當時大甲西社的起義革命,並沒有引起其他部落的響應,一些原住民社甚至還反過頭來協助清國軍隊的後勤與運輸。到了1732年,負責征勦大甲西社的台灣道倪象愷,卻縱容手下設下圈套殺害協助官軍運糧的沙轆社、南大肚社5名平埔族壯丁,還將遭殺害的屍體謊報爲大甲西社的「作亂生番」,試圖到清國軍營邀功。
清國受命審案的彰化知縣,因審案不公、偏袒漢人,竟將犯下集體謀殺原住民的漢人嫌犯無罪開釋,激怒大肚、沙鹿、水裡和牛罵等社眾,攻擊燒燬倪象愷的家宅、彰化縣府與牢獄,殺害汛塘營兵,引爆原民部落的大規模起義。
▌大甲西社事件: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包括南大肚、水裡、沙轆、牛罵、吞霄等十餘社共兩千多名的反抗勢力,與尚未平息的大甲西社等串盟,激起為期8個月之久的抗爭,一起圍攻清國的彰化縣城,焚毀民房與清軍軍營。
清軍疲於應付,直到福建陸路提督王郡,率軍三千登陸鹿港增援一路北上攻掠。清國將領採取「以番制番」的策略,徵用岸裡社武力,讓台灣原住民彼此互相殘殺,才逐漸扭轉劣勢。
事件過程中,林武力一直是反抗方最重要的主導者。他率領社眾沿大甲溪歷大安溪,深入內山,直抵生界;但清軍窮追不捨,在峭壁決嶺間以鎗砲攻,最後社眾在苦撐無力下,綁縛林武力與隨從降清。
清國將林武力列為首惡,直接將其斬首,自此,清軍大獲全勝。過程中的多次戰役,造成彰化至新竹之間數十里平原,不見人跡的慘況,涉及的村落、族群都遭到重大的挫傷,勢力從此一蹶不振。
參與抗官事件的大甲西社、大肚社、 牛罵社與沙轆社等,改名為德化社、遷善社、感恩社等,大片祖遺田園亦遭官府沒收。清政府則轉為用來犒賞協助官兵的岸裡社群。
1732年,岸裡社人接受官軍徵召,派壯丁勦撫沙轆、牛罵等社。亂後,岸裡社人又在漢人通事張達京和土目敦仔的指揮下,繼續搜捕逃往內山的沙轆社和大甲兩社族眾,直到1735年仍未中止。
前來鎮壓的福建總督爲了拍馬屁,上書給清國雍正皇帝,謊稱「番民」因感念皇恩而自願執行勞務,大清帝國最終在屠殺原住民的彰化戰場興建八卦造型的「鎭番亭」做爲紀念與駐軍之地,也成爲彰化八卦山一名的由來。
這些持續性的搜捕行動,造成中部熟番的普遍恐慌,驚惶四竄,逃亡內山;相對的,岸裡社不但擴大勢力範圍,而且藉機接收被勦社番留下的大片埔地鹿場使他們領有的土地持續擴大。
大甲西社事件可說是台灣原住民反抗清國殖民統治的代表事件之一,除了當下的勝敗,更深遠的影響則是中部地區族群勢力的翻轉與洗牌。
#歷史上的今天 #12月24日
-
最新訊息
- 歷史上的今天:日軍對雲林大屠殺 2024-06-20
- 歷史上的今天:蓬萊島雜誌社事件 2024-06-19
- 歷史上的今天:UFAI全美台灣獨立聯盟成立日 2024-06-18
- 歷史上的今天:國道五號與雪山隧道正式通車 2024-06-16
- 歷史上的今天:四萬換一塊 2024-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