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馬偕逝世紀念日

220602

馬偕(Rev. George Leslie Mackay,1844年3月21日-1901年6月2日,漢名偕叡理),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於19世紀末期至台灣傳教與行醫,因其宣教上之成就獲贈神學博士,一般人稱他為「馬偕博士」,與馬雅各牧師齊名。

馬偕致力於宣揚基督教義,建立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之外,也創辦了醫院和學校,成為台灣現代化的里程碑,對啟迪民智、開通思想和變換社會風氣,均有深遠貢獻。他的一生獲得「寧願燒盡,不願朽壞」(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的美名,座右銘為「攏是為基督」(All for Christ)。

▌福爾摩沙的探險家

馬偕出生於基督教家庭,父親是長老教會的長老,年輕時曾接受神學教育訓練,並於1871年成爲牧師,隨後在該年年底以海外宣教師身分渡船來到台灣打狗。1872年3月,他上陸滬尾(今淡水),選擇在此落腳開始傳教,並建立了北台灣的第一間基督教會。

淡水舊名「滬尾」,自《天津條約》台灣開口通商後,躍升國際舞台成為全台最大的貿易港,也是現代文化入台之門窗,其黃金時代在1865年至1905年之間。馬偕自1872年至1901年在淡水,正逢其盛況,他能以此為宣教、醫療和教育地,也是利用淡水河航運之便。

今日淡水郵局後方的河岸處,設有馬偕博士手捧聖經跪在地面上禱告的藝術銅像,位於身旁的是他搭乘而來的小船,正是當年馬偕牧師上岸的地方。

▌上帝的臣僕

馬偕來到台灣之後,僅以數月的時間就和向鄉下牧童習得台語會話,並以熟練的台語四處宣教講道。他不但替村民義診、拔除蛀牙,還發放藥品並推廣現代衛生觀念與科學知識,也在加拿大同鄉的資助下,在淡水成立了第一間的西醫醫院:滬尾偕醫館(馬偕紀念醫院的前身)。

馬偕爲了替人治病而餐風露宿、爲了傳道而經常挨餓受凍,善心義行贏得了地方民眾尊敬,許多人跟隨他受洗成爲基督徒,北台灣的教會因此相繼成立。

馬偕以淡水為基地,20餘年間將福音傳遍台北,南至苗栗、東至宜蘭、花蓮港。族群含括閩、客、平埔族和原住民,蓋其一生在台設立教會60餘所,施洗信徒3000餘人。完成加拿大長老會給他的使命「你們要去,使萬國萬民都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

▌開台灣新式教育之先聲

1882年,馬偕在淡水親自設計督建一中西合璧之紅磚書院,為北台灣的第一所神學院:牛津學院(Oxford College,為眞理大學的前身)。在兩年後又在旁邊成立了全台第一所的女子學校「淡水女學堂」,雖開學僅45名噶瑪蘭女子就學,但已開時代先河,通過傳道及教育來提高婦女地位,打破封建束縛。

馬偕逝世後牛津學堂改名「台北神學校」並設普通科作為神學校之預科,1914年台北神學校遷往台北雙連,普通科也正式改為淡水中學,發展成日後的「淡江高級中學」。台北神學校於1956年遷往台北陽明山嶺頭並改名「台灣神學院」。而牛津學堂舊址也在1965年創辦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發展成日後的「真理大學」。

淡水女學堂在偕牧師逝世後一度停課。1907年在加拿大女宣教士金仁理(Jane Kinney,1877〜1965)、高哈拿(Hannah Connell,1869〜1931)的主持下,重新以女子中學形式開校,後因法令所限改名「淡水女學院」,後來被日人壓迫強制接管於1938年改名「淡水高等女學校」。戰後更名「純德女中」,1956年與淡江中學合併成「私立淡江高級中學」。

▌台灣的女婿

馬偕擔任天國的大使,以他所鍾愛的美麗淡水為家,在台生活20餘年,一生認同這片土地,曾說為了台灣人「我不止一千次,情願犧牲我的生命」。1878年5月27日,他與台灣女子張聰明相愛成婚,育有2女1男。1901年6月2日因喉癌逝世於淡水自宅,歸宿在他摯愛的鄉土,骨灰葬於淡水砲台埔(今淡江中學校內)。

馬偕2位千金都許配其門生,長子偕叡廉返鄉深造,學成回台後創辦今之淡江中學,姊弟三人辭世後也都葬於其父母身旁。馬偕可謂台灣女婿,一生傳奇為這個小鎮帶來豐富的文化風情,他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與認同,更可啟發今日的台灣人。

#歷史上的今天 #6月2日
#馬偕 #淡水 #滬尾
#真理大學 #淡江高中

📝編纂:林志鴻(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專員)

本篇發表於 歷史上的今天。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