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台灣史上第一次投票選舉

221122

#帝國殖民下的民主夢

1895年日本帝國將台灣納入版圖,台灣淪為殖民地。日本統治初期,遭遇台灣人民及原住民族激烈反抗,帝國議會通過《關於應在臺灣施行的法令之法律》,俗稱《#六三法》,授予「臺灣總督」軍事、行政及立法權,也擁有司法人事權。

最初幾任臺灣總督皆由原長州藩、薩摩藩軍人將領出任,大權在握,不受制約,政策上採取高壓統治。

時至1914年左右,林獻堂、蔡培火、林呈祿、蔡式穀等人,留學日本期間,適逢政治風氣相對自由開放的「#大正民主」時期。有感於故鄉台灣的殖民地處境,台灣人毫無政治權利,林獻堂等人於是發起「新民會」,呼籲日本政府撤銷《六三法》。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18年,美國總統威爾遜(Thomas Woodrow Wilson)提出十四點和平原則,其中包含「公平對待殖民地人民」與「民族自決」,對留學海外的台籍菁英,帶來政治思想上的衝擊。

當時留日的台籍菁英,深受世界潮流與日本國內情勢影響,1920年,由林呈祿發起倡議、林獻堂決策主導,新民會的政治改革訴求擴大為「設置民選議會」,引入西方代議民主觀念,由台灣人民選出代議士組成議會,制定台灣法律,史稱「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由軍事統治走向同化政策

經過多次軍事鎮壓之後,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統治逐漸穩固。1919年,臺灣總督一職,由文官出身的田健治郎出任。

為了反制台籍菁英發起的民族自決浪潮,阻擋「議會請願運動」,田健治郎著手推動「#內地延長主義」,逐步施行同化政策,開放台灣人與日本人結婚,允許台灣人就讀原日本人專屬的學校。在政治領域層面,殖民政府設置「 #臺灣總督府評議會」,由總督擔任評議會會長,其餘成員由總督指定,大多數成員仍以日本官員為主。

1920年,經歷多次地方制度更動之後,日本殖民政府實施「五州二廳」制度,將台灣分為臺北州、新竹州、臺中州、臺南州、高雄州,以及花蓮港廳、台東廳及澎湖廳(1926年增設)。各州之下,設有「市」、「郡」行政層級;市之下,設置「町」與「大字」;郡之下則設置「街」、「庄」。

行政機關之外,州、市層級也設有「#州會」與「#市會」,街、庄設有「#協議會」,州、市會的議員,與街、庄協議會會員,比照總督府評議會,由州知事派任。

#臺灣市會及街庄協議會員選舉

日本殖民政府看似回應台籍菁英的政治訴求,設置各層級議會。然而,無論是「總督府評議會」,還是地方層級的「州會」、「市會」及「協議會」,實際上不具實質民意機關功能,缺乏實質的立法及監督權力,成員皆由官方指派。可以說,殖民政府用以收編、拉攏台籍菁英的政治意圖,遠遠大於落實地方民主。

以林獻堂為首的「議會請願運動」,經歷多年挫敗,後更與與蔣渭水領導的「台灣民眾黨」分道揚鑣。1930年,林獻堂與楊肇嘉等人主導成立「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成立,將政治訴求縮小為「落實地方民主」、「實施地方自治」。

由於臺灣本地政治運動日益興盛,左翼、右翼政治團體不斷成立,日本殖民政府決定大舉鎮壓。1931年,蔣渭水領導的「台灣民眾黨」,新文協、農民組合、臺灣共產黨等左翼團體,都遭到總督府嚴厲查禁,僅剩下走溫和路線的臺灣地方自治聯盟,得以倖存於檯面上。

時至1934年,在日益緊張的政治氛圍下,「地方自治聯盟」以放棄「議會請願運動」,承認「同化主義」作為妥協條件,換取總督府同意在隔年(1935年)舉行第一屆「 #市會及街庄協議會員選舉」。

#限制重重的選舉

雖然以林獻堂為首的溫和派台籍菁英,大幅放棄政治主張,日本殖民政府仍對本次選舉設下極為嚴苛的參與資格限制:

1.僅開放市會、協議會一半名額由選舉產生;另一半仍維持官方派任。
2.僅限在台灣住滿6個月,年滿25歲,且市街庄稅金年繳五銀圓以上之男性,才具有選舉權。

重重限制之下,符合選舉權資格者,多為當時的富裕階層;具有選舉權的日本人,比例上也遠多於台灣人。據學者研究,當時 25歲以上的男性台灣人,僅19.6%具有投票權,在台日本男性有選舉權比例則高達58.3%。

即便選舉權資格限制極度不公平,台灣首度舉行現代意義投票選舉,依然吸引選民熱情參加。官方印製《選舉備忘》分發給民眾,說明選舉及投票規則;候選人掃街拜票、街頭巡迴演講,印製傳單與製作競選歌曲,與現今台灣競選方式頗有相似之處。

1935年11月22日投票日,「市會」議員的投票率高達97%,「街庄協議會」會員投票率達92.6%。選舉結果,人口較少的日本人,卻取得51%市會議員席次;而層級較低的街庄協議會,台灣人則取得92%席次。

以今日的民主選舉標準來看,日本殖民政府設下性別及經濟條件限制,將當時大多數台灣農業人口排除於選舉之外,更讓社經地位優勢的日本人,得以當選更多席次,無法稱得上是一場公平、公正的選舉。更有甚者,選舉產生的議員,空有代議士之名,實際上僅有政策諮詢功能,與民主政治講求的權力制衡原則,還有很大的差距。

然而,競選期間各種宣傳活動帶來的熱鬧氛圍,對初嘗「選舉滋味」的台灣人而言,既新鮮又有趣;全台各地僅發生三十多件違規事件,選舉風氣尚稱良好,讓台灣史上第一次投票,順利畫下句點。

#1935年11月22日
#選舉 #投票

本篇發表於 歷史上的今天。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