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史明獨立台灣會創立日

220630

史明(1918年11月9日-2019年9月20日),本名施朝暉,出生於士林,是台灣獨立運動的先驅,也是一生反抗殖民統治的革命者。史明的著作《台灣人四百年史》奠立台灣民族主義的論述基礎,他的百歲人生則見證了台灣從黨外到民主的轉型歷程。

▌流亡日本開設新珍味餐廳

1949年,史明在台灣秘密組織「台灣獨立武裝隊」準備用武力推翻中華民國,後因事跡曝光而於1952年逃亡日本,並受到日本政府的政治庇護,就讀早稻田大學的政治經濟學部,開始認同馬克思主義。

大學畢業後不久,史明於1943年前往中國,並擔任中國共產黨的地下情報員,但因不滿中共的作為,1949年決定返回台灣從事台獨運動,組織「台灣獨立革命武裝隊」,準備用武力推翻中華民國,因為事跡曝光導致行動失敗,遭國民黨政府以叛亂罪名通緝,被迫在1952年逃亡日本,並受到日本政府的政治庇護,自此長期以政治犯身分居於海外。

史明旅日數十年間,先是與日籍女友平賀協子在東京池袋西口街角擺攤三年,1955年終於買下這個原來有17坪大的店面,開設「新珍味」餐廳謀生,並將大多數的餐廳收入投入台獨運動。新珍味既是餐館,更是許許多多台獨運動者進出的重要據點,後來因為市區改革,縮減為現在的11坪。

▌獨立台灣會創立

1967年6月30日,在財務穩定之後,史明於東京成立「獨立台灣會」,宗旨為:推動台灣民族主義,達成台灣獨立建國,並提出「主戰場在島內」、「台灣民族主義」、「台灣社會主義」等口號,同時發行《獨立台灣》雜誌。

獨立台灣會成立時,日本的台灣獨立運動組織分立,史明原本試圖結合「台灣民主獨立黨」、「台灣自由獨立黨」、「台灣共和黨」、「台灣獨立戰線」等組織籌組「台灣獨立連合會」未果,於是便結合地下同志,創立具備單線領導、秘密行動、地下組織特徵的獨立台灣會。

獨立台灣會以日本為中心,秘密與台灣舊同志聯繫,訓練800餘名的台獨運動工作者,其中有4人因從事革命而慷慨就義身亡,被捕坐牢者則高達81人,包括參與全國青年團結促進會案的顏尹謨,以及被中華民國囚禁多年的黃華都曾加入獨台會。即使受到海內外組隔、威權統治的限制,獨立台灣會仍持續與歐洲、北美洲等各地台灣人接觸,冀望台灣獨立運動能有所發展。

▌獨台會案

1991年5月9日,法務部調查局派幹員闖入清華大學校園,逮捕歷史研究所學生廖偉程。同日校外人士陳正然(台大碩士畢業生、後來的蕃薯藤創辦人)、王秀惠(社運參與者)、林銀福(傳道士)等四人也遭逮捕。他們被指控加入史明所資助的「獨立台灣會」而被調查局盯上。隨後,負責張貼文宣的安正光也於5月11日遭到逮捕,這五人可能被以違反《懲治叛亂條例》二條一的重罪求處死刑。

此次逮捕行動立刻激發社會強烈反彈,學生們決定於5月12日重返中正廟前的廣場抗議,約百餘名抗議者,雖然當天就立刻被保警與憲兵所驅離並強制開車載走、丟包,但是卻因此引發更大規模的台北車站佔領行動。

5月17日,由於中國國民黨承受巨大群眾壓力,立法院三讀通過廢除《懲治叛亂條例》,廖偉程等人獲得交保釋放。5月20日,「知識界反政治迫害聯盟」發起全民「反白色恐怖及政治迫害」大遊行,廖偉程、王秀惠、林銀福、陳正然舉著「台灣人民有權決定台灣前途」,一起參加萬人大遊行,此時抗議群眾才撤離台北車站。

雖然《懲治叛亂條例》已廢止,但是全案仍改以《刑法》100條第二項的預備內亂罪起訴判刑。1991年12月3日,台灣高等法院依《刑法》100條第二項判決:廖偉程無罪,安正光有期徒刑10個月緩刑3年,陳正然、王秀惠與林銀福各依預備內亂罪嫌判處3年至1年6個月。

隨後廢除《刑法》100條的群眾行動也接續展開,直到隔年1992年5月15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刑法》100條修正案後,因為刪除陰謀叛亂罪的處罰,「獨台會案」發回更審,7月27日,由於廖偉程等人的行為沒有違反修正後的第100條,全案改判免訴,至此「獨台會案」所引發的連鎖效應才暫告落幕。

▌獨立台灣會至今仍然活躍於街頭

1993年史明返台後,獨立台灣會改採大眾路線,主張「大眾」是革命最大的力量,改革的原動力,建國的主力軍,希望透過地下電台、宣傳車隊宣揚台灣獨立與台灣民族主義。

史明逝世後,國際情勢的丕變,獨立台灣會雖然採取不同的戰略、戰術,但是期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持續朝向獨立建國的目標邁進。

獨立台灣會對台獨運動影響甚深,直到今日仍然活躍於台灣街頭,並積極推動台灣民族主義與獨立建國的理念。

#歷史上的今天 #6月30日
#史明 #獨立台灣會
#獨台會案 #新珍味

📝編纂:林志鴻(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專員)

本篇發表於 歷史上的今天。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