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台灣歷史小說獎首獎從缺之說明

首屆「台灣歷史小說獎」由新台灣和平基金會主辦,號稱國內文學獎比賽史上最高額獎金一百二十萬元,一共吸引47篇作品投稿,每篇超過10萬字。

審查歷經初、複、決三階評審,評審委員選出7部入圍作品,分別是《血珊瑚:台鄭荷恩仇錄》(林建隆)、《逐鹿之海》(朱和之)、《身即地獄》(吳威邑)、《播磨丸》(李旺台)、《高賽家族》(李旺台)、《亂步萬水千山》(林泠Nakao Eki Pacidal)、《遙遠的石門》(屠佳)。最後則由《播磨丸》與《逐鹿之海》分獲佳作,首獎從缺。

對於首獎從缺之原因,基金會的決審委員們認為進入決選的作品都很精彩,尤其是對歷史情節與歷史背景的掌握,可看出作者都考據了相當多的資料,也就是歷史感做的很足夠了,但文學感卻也因此失衡,造成閱讀時的緊湊感稍為減弱,意即小說的藝術性還需待加強。

「歷史小說絕對不是歷史故事。」決審委員之一的李喬說,他發現這次投稿的有些作品幾乎沒有人物內心的描繪,「小說成功,人物一定要成功。人物成功,小說不一定成功。」歷史小說因為是小說,因此一定存在虛構之處,「最重要的其實就是『構』這個部分,歷史經過文學的轉化,往往也會找到另外一種真實。」

吳密察委員認為,作者會因為害怕作品被歷史學者挑剔而努力做足功課,但也因描寫過多的史料而壓縮或削弱了藝術創作的空間。馮賢賢委員與李敏勇委員表示,一部小說若沒有一個主要的人物將會是重大的敗筆,甚至有的作品不去塑造主角,選擇不停的搪塞歷史事件進來,這也讓讀者感覺像是在讀論文創作,失去小說的藝術性。

平路委員也坦言,這次決選作品的歷史感都很好,但小說感稍嫌不足。可能是大部分的投稿者所受的小說訓練不足,拿捏故事情節的輕重比例有些失衡,例如細節過多、支線光芒蓋過主線等。就以這次入圍作品來講,雖然頗多故事本身被評審喜愛,但也因語言不夠精煉、文學情感的渲染力略為薄弱,最終仍只予以佳作,甚為可惜。

文化委員會召集人王美琇表示,雖然第一屆沒有產生首獎,有點遺憾,但台灣歷史小說獎依然都會在每年九月一日起開始收卷、九月底截稿,然後於隔年的春分時節舉辦頒獎典禮。歡迎各界好手再接再勵,並期望有更多創作者投入台灣歷史小說的創作與台灣文化的耕耘。

本篇發表於 台灣歷史小說獎, 文化組。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