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 白色恐怖記憶日】宣示大會

​行政院長陳建仁今(19)日於「#519白色恐怖記憶日」宣示大會上表示,很感謝所有提出建議的前輩,讓蔡總統理解後,行政院馬上今年通過,也感謝內政部和文化部,討論後馬上通過紀念日,「沒有過去的記憶,就沒有具有光明的未來。」

陳建仁指出,行政院今年 4 月核定紀念日活動,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記得戒嚴時代這慘絕人寰的歷史、記憶,以及當中很多的受難者,如果不記得,就不知道尊重每個人的生命和思想,有多重要。他也期望,接任者能繼續努力,讓所有的受害者家屬和苦痛都得到治癒,也希望朝野和民間團體,一起為更美好和團結的台灣努力。
​ 444481109_837119585110294_5262014021292193499_n   


監察院長、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同時也是政治受難者陳菊也指出,在台灣,我們歷經全世界最長的戒嚴,再加上 1992 年刑法 100 條修正,長達 43 年,20,000 多人在這個地方接受政治審判,有 1000 多人被判處死刑,今天台灣的歷史終於有這麼一天,也就是 5 月 19 日我們願意紀念,記憶這段歷史。

陳菊說,他曾經跟高齡 90 幾的前輩見面,對方說,現在比白色恐怖更恐怖的是,很多人不知道這件事,還以為是假的,明明是血淚斑斑的歷史,很多人卻不知道,所以我們今天推動 519 白色恐怖紀念日,透過記憶過去,才能反省台灣在威權時代,國家暴力的本質,才能讓台灣人民包容,共同前進。
s__89014606

在行政院 4 月核定 5 月 19 日為白色恐怖國定紀念日之後 1 個月,許多政治受難者及新台灣和平基金會等民間團體在今天舉行台灣第一次的「#519白色恐怖記憶日」宣示大會。行政院長陳建仁、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等首長和 500 多位受難者及家屬等來賓與會。
444488721_837117221777197_2985740770363423412_n

籌備會召集人王美琇說明,歷史記憶也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地基,只有地基穩固,上面的民主政治才不會搖搖晃晃。他也期望行政院、文化部和教育部持續努力,讓歷史記憶成為台灣人民共同的記憶、成為社會文化的底蘊、成為整個國家最重要的民主地基。

王美琇表示,今天聚集在這裡,是要向社會宣告:我們將會盡最大的努力,把白色恐怖的歷史記憶一代又一代傳遞下去。未來將繼續推展「#519白色恐怖記憶日」,讓重建歷史記憶成為一場蔚為風潮的文化運動。他相信,當年輕世代有過歷史的洗禮和歷史覺醒,他們會更深刻體悟民主自由的可貴;更深刻了解「#我是誰」和「#我們是誰」,以及做為一個台灣人的驕傲和存在意。
441911094_837115785110674_14526020337694781_n

政治受難者張則周在致詞時表示,唯有大多數人民都具有終極關懷的信念與行動,一個國家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崇尚人權的國家,維護這得來不易的自由、民主、人權,更要不斷地深化它。

張則周盼望,十年後台灣能成為一個真正崇尚人權的自由、民主、平等、公義、多元、環保、和平的永續發展的國家,每一位公民都能安全、健康、快樂、自覺、自主地活出自己獨特的生命尊嚴、意義與價值。
442500961_837119975110255_5034014572784313074_n

70 年代政治受難者陳欽生坦言,心中帶著些許悲傷,因想起那些最敬愛的曾經一起努力的前輩們,包括蔡焜霖前輩、郭振純前輩、陳孟和前輩、蘇友鵬前輩、陳新吉前輩等等,他們都等不到今日,無緣分享這個期待已久的日子。他期待政府有關單位未來的紀念活動能夠廣邀社會大眾,宣導這個日子的重要性以及這個日子代表著什麼。

陳欽生也呼籲,我們不能忘記過去的痛苦與無奈,需要繼續共同努力,如果我們無法讓社會大眾了解我們成立這個日子的背後理念是什麼的話,那麼這個日子也就等同虛設,無法發揮我們成立的真正目的,也就是讓全國同胞們清清楚楚的認識當年在極權統治下所發生的憾事。他呼籲應該放下對立,記取歷史教訓,共同努力避免憾事再度重演。
441500211_837120438443542_3161977905680741037_n

青年代表張瑀婕認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仍有許多過去威權統治時期所留下來的習慣、做事方法、社會風氣,這些隱身在我們生活中的不義遺址以及威權遺緒,實際上仍會繼續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他希望,隨著檔案逐漸公開與受難者的現身,讓未曾經歷過白色恐怖年代的我們能夠逐漸了解過去所發生的事情,並且思索,下一步能夠怎麼做,而讓這些事情不再重蹈覆徹。

張瑀婕指出,很多人是「還不知道這些歷史」,「不知道」並不是台灣人的錯誤,是很多人不想讓台灣人知道,所以我們需要繼續努力,讓更多人知道這些事情,而且毋通袂記,這個社會才能有改變的機會,轉型正義才能有繼續走下去的未來。
444502025_837121795110073_6987254615426723646_n

這項活動於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舉行,場外也結合各議題團體,組成民主自由市集,提醒執政者記取歷史的教誨,務必持續深化轉型正義工程,也促進社會更加積極認識島嶼過去悲愴的歷史,一同守護台灣得來不易的自由、民主與人權。

大會當中兩部影片,分別是陳麗貴導演的《519》與李惠仁導演的《如果你問起》,《519》細敘關於白色恐怖時期的傷痛字句,包含《殘骸書》、《無法送達的遺書》、《流麻溝十五號》……等書;《如果你問起》由詩人李敏勇吟詩帶入,結合白色恐怖時期「統中會案」的政治受難者呂昱、劉秀明、許席圖以及去年離世的政治受難者蔡焜霖,引領眾人重新追索台灣過去的歷史記憶。也還有音樂表演,包含小提琴家林暉鈞、鋼琴家顏琬蕙所演奏的《春之佐保姬》、蕭邦《夜曲》、 《歸來吧蘇連多》、《You raise me up》等曲目,以及金曲獎歌手桑布伊彈唱《路 dalan》,場面震撼動人又不失溫婉。

攝影:潘俊霖

本篇發表於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