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雷打到的瞬間】〈焚而不燬〉──瀟湘神

有些事情雖然理所當然,卻未必廣為人知:能說出一個詞的定義,不見得就理解背後的意義與情感。對我而言,「白色恐怖」便是這樣一個被輕忽的詞,許多人聽過,也自認理解了,卻未必然。我最初也是如此。

第一次聽到「白色恐怖」,是小時候老師在課堂上說的。那時我不明白,回家問「白色恐怖」是什麼,得到的回答是台灣曾為了保密防諜,不得不進行高壓統治──我出身外省家庭,似乎也只能得到這樣的答案。

不幸的是,從得到答案的那時起,我就自認已全盤了解一切,即使我根本不曉得發生了哪些事、是怎樣的人受迫害;而這種「知曉」的自信,似乎不會因新增的細節而受到動搖,畢竟,我已有「不得不然」的定見,那無論多嚴重的事,我都會覺得「無可奈何」──獲得更多知識不等於擺脫無知,這就是典型的例子。

因此,最初讓我感到「白色恐怖」重量的機緣,或許讓人意外,那是乍看與「白色恐怖」完全無關的事;我得在此預告,這件事沒半點戲劇張力,只是從預料外的角度接觸歷史,有時會是個意想不到的猛藥。

讀研究所時,有個必修課叫「研究指導」,旨在訓練研究方法。雖然記不清具體細節,但我被分到的報告主題──本土化神學──卻至今也忘不掉。最初,我這個門外漢對「本土化神學」一頭霧水:西方宗教要怎麼本土化?我家裡信教的長輩不燒香祭祖,不就跟傳統信仰格格不入?撇開這膚淺的見解不說,這次學術之旅給我的最大震撼,是以長老教會為主的神學家們,在將神學理論本土化的同時,竟不斷受國民黨壓迫。1977 年,長老教會發表了《人權宣言》,表達讓「台灣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的期望──這是台獨嗎?我啞然,為何一個宗教團體要提出這麼強的政治主張?過去的我難以想像。但翻閱眾多文獻,我最後不得不面對這個問題:為什麼要談論本土化神學,不可能避開政治?

或許黃彰輝牧師的自述能提供一點線索。

事情發生在日治時代。那時黃牧師剛從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在船上巧遇弟弟,很自然地用台語聊起天,誰知被弟弟班上的帶隊教官嚴厲喝止。弟弟被教官帶走,遭到懲罰。為什麼?因為弟弟沒說國語。

聽說此事,黃牧師換上正裝,以彰顯自己的身份。他向教官解釋是因為自己用台語跟弟弟交談,對方才用台語回應,弟弟並沒有責任,甚至為此低頭道歉。在當時,帝國大學畢業生是很了不起的身份,教官或許是因此採取溫和友善的態度,最後放過他弟弟。但這事在黃牧師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記──為何他必須為說母語而道歉?這是恥辱。他不甘願。只是為了弟弟,他不得不低頭。這讓他意識到,即便在自己的國家裡(當時自然是指日本),無法用自己最熟悉的語言的他,也只是次等國民。

這段紀錄影響我的許多創作。考察日本時代的文獻,我也時不時遇見類似的情緒。然而,為何前面說白色恐怖,這裡卻引述日治時代的事?答案是,國民黨在這方面並沒有做得更好。戰後國民政府推行國語政策,要求說台語的人掛狗牌作為懲罰,換言之,台灣人依舊是次等國民。

前幾年,藍營很喜歡用「皇民」這個詞,彷彿不支持中國──或中國國民黨──就是支持日本。但這誤會大了。對被當成次等人的台灣人來說,只是國民黨跟日本一樣糟而已。

語言是認識世界的方式,因此母語是生命的一部分。母語被禁絕、貶低,就等於生命被割除。早在日本統治前,長老教會就用信徒的母語傳教,然而此一方針在戰後遭到國民政府打壓──國民政府否定了個別的生命經驗。至於黃彰輝牧師本人,只因不跟國民黨站同一陣線,就遭到種種刁難。譬如他妻子是英國人,政府便以此為由,在戶籍上登記他為未婚,並散布他與女子同居、有私生子女的謠言,破壞他的名譽。最終,黃牧師甚至被列入黑名單,禁止回國──

太荒謬了。看到這些事,我實在很難用「保密防諜」來說服自己。

為何本土化神學無法迴避政治?因為那是政治的必然結果。如果國民黨的政策將台灣人變成次等國民,為了抵抗,台灣人勢必不能捨棄文化的根;這點表現在神學上,就是不背棄生命的根柢,從自身的文化處境重新信仰上帝,亦即本土化。說來很巧,長老教會的標誌有「焚而不燬」四字,典故雖然出自《聖經》,但在迫害中艱苦存活下來的精神,我不禁覺得與台灣人的命運相呼應。也因為這段考察,即使不是基督徒,我也始終對長老教會抱持某種尊敬。

當然,這段歷史不是白色恐怖中最血腥殘忍的。但當我閱讀文獻,那種鋪天蓋地而來的壓抑氛圍,被巧妙修飾的惡意與敵意,讓我毛骨悚然,心生憐憫──我確實感到了「恐怖」。在那之後,「白色恐怖」不再只是抽象的名詞。回顧歷史,我已無法將其當成事不關己的遙遠過去,任何的輕佻都是褻瀆,我只能懷著謹慎敬重之心。


作者【瀟湘神】

1982 年生,小說家、臺灣妖怪研究者、實境遊戲設計師,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共同創辦人。著有小說《廢線彼端的神明》、《魔神仔:被牽走的巨人》、《殖民地之旅》、《臺北城裡妖魔跋扈》、《帝國大學赤雨騷亂》等。關心文化資產、原住民、臺灣民俗等議題,目前熱衷於尋找在地創地的各種跨領域可能。曾入選文訊「21 世紀上升星座」、入圍 2021 臺灣文學獎金典獎。2023 年以《廢線彼端的人造神明》入選文策院第 16 期 Books from Taiwan(BFT)計畫「成人冊」書單。


【被雷打到的瞬間】

配合著「519白色恐怖記憶日」,新台灣和平基金會邀請了朱宥勳偕同台灣新生代作家一起談談各自的「白色恐怖」經驗。到底,這些現代的台灣青年,是在甚麼樣「被雷打到的瞬間」,開始覺得這一切都不對勁?

這群新生代作家,生在解嚴前夕與民主化的初端。不同於在戒嚴中成長的人,他們多了一些直接,少了顧忌,也因為網路時代,只要有好奇心,白色恐怖的故事都足以讓人對過去低迴、憤慨與行動……。

本篇發表於 「被雷打到的瞬間」專欄。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