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陳水扁將介壽路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

0320-1

去日本化與中國化的街路更名

1945年10月25日,國民黨政府代盟軍接管臺灣後,對台灣實質佔領與統治,面對一個接受日本殖民多年及深受皇民化運動影響的臺灣,國民黨政府的治理方針,主要以先「強化統治地位」、加上所謂的「增強民族意識,去除奴化思想」,以上對下的姿態面對台灣人民。

因此,國民黨用盡一切手段試圖抹去日本殖民時代所遺留下的痕跡,更改街道名稱,移植中國道路名稱、去除並貶抑在地脈絡,無異於另一種外來殖民統治。

1946年,為了慶祝蔣中正的60大壽,以封建帝王思維,討好上位者,不僅將日殖時期的台灣總督府(現總統府)改為「介壽館」,總統府前的道路也一併更名為「介壽路」。

#陳水扁提出更名介壽路

1994年政府通過《直轄市自治法》,台北市與高雄市成為直轄市,市長任命也由過去黨國體制下官派任命,改為人民直選。

同年12月舉行第一屆民選台北市長,在三強鼎立的局面下,由民進黨籍的陳水扁擊敗國民黨黃大洲及新黨趙少康,挾帶高人氣當選臺北市長,成為第一屆民選台北市長。

1994年陳水扁接任台北市長後,開始大刀闊斧進行各項市政改革,其中一項就是決定將總統府前的介壽路,更名為凱達格蘭大道。當時發起「介壽路重新命名活動」,並廣邀全國民眾共同參與。

命名活動一出,社會反應相當熱烈,共有6,000多人報名參加,命出7,000多個名字,其中也出現許多有趣的名字,像是「瑪麗蓮夢路、斷路」等,最後由在地文史工作者選出「艋舺大道」、「凱達格蘭大道」兩個候選名稱,交由陳水扁市長作最後決定。

#總統府前介壽路更名為凱達格蘭大道

1996年3月21日,陳水扁決定將「介壽路」正式更名為「凱達格蘭大道」(簡稱凱道),同時以「空間解嚴」為由,廢除總統府前重慶南路一段及凱達格蘭大道禁行機車及腳踏車的相關規定。另外,T字路口的交警崗哨,也一併取消,改以紅綠燈號誌疏導與調節交通。

陳水扁認為「誰是多數,誰就有義務照顧少數」、「誰是強勢,誰就有責任關懷弱勢」。選擇更名為「凱達格蘭大道」是因為,凱達格蘭族是台北地區最早居住的族群之一,沒有凱達格蘭人,就沒有今天的台北人。同時,也象徵對台灣原住民歷史與文化的尊重。

政大教授薛化元於2020年受訪時指出,「為凱達格蘭族在日本時代,就已經是台灣平埔族,重要族群民稱,它的主要活動的場域就在台北,所以取名凱達格蘭大道是代表著台北的現在,跟過去台北這個區域活動的主人翁,產生歷史跟現在連結的一件事情。」

#凱道見證台灣民主化進程

改名後的凱道,不僅僅是一條被改名的普通道路,也是民眾凝聚力量的精神象徵之一。每當在凱道上舉辦大型集會遊行,號召群眾參與,在面對總統府這樣政治權力中心的象徵,不分族群、年齡、性別、政黨等,展現多元價值,向當權者與全世界展現出台灣民主的活力。

像是2004年的「#228百萬人手牽手護台灣大遊行」、2014年的「#330反黑箱服貿凱道集結活動」等各項大型集會遊行,都充分展現出台灣人民對守護台灣與堅持民主價值的堅持與渴望。

數十年來,凱道儼然成為台灣最重要的民主廣場,它承載著人民的訴求和期待,見證三十多年以來的民主進展。

📝編纂:吳聲賢(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專員)

#歷史上的今天#陳水扁 #凱達格蘭大道 #介壽路

本篇發表於 歷史上的今天。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