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生二回熟 奮鬥為台灣──蔡金鏗】

1212

【一回生二回熟 奮鬥為台灣──蔡金鏗】

蔡金鏗,1934 年 12 月 12 日生於台南中西區。蔡金鏗出生過農曆年後,父親才幫他報戶口,因此身分證上面是1935年1月10日出生,並非他真實的生日。
1947 年 228 事件爆發,3 月 11 日,小學的蔡金鏗放學後經過民生綠園(今湯德章紀念公園),看到眾人聚集,好奇心驅使不知發生什麼事的蔡金鏗走向人群最前方。當他親眼目睹湯德章的屍體遭到特務人員非人道對待時,這一幕深深地刻在他幼小的心靈深處。
#意外入獄

南英商職畢業後,蔡金鏗到西藥房工作。藥房漸漸開始擴大業務,增加藥品的批發買賣業務,蔡金鏗每個月都北上向進口商批藥回來販售,在這過程中累積不少銷售及店鋪營運的業務經驗。

在藥房擔任業務一段時間後,發現到藥品仲介的待遇非常好,經過評估後,蔡金鏗決定自己出來當仲介,殊不知因經驗不足,誤販一批過期抗生素藥品,受到牽連在看守所度過數十天。

在這次短暫的收押拘留期間,蔡金鏗認識了從事政治,捲入騙婚詐騙案的廖啟川。

#與廖啟川結識

1959 年 3 月 27 日,蔡金鏗服完兵役退伍,同年 12 月與妻子結婚,夫妻倆住在父親的食品加工廠旁,開始幫忙家中生意。

某天在送貨收帳的過程中,意外碰到在看守所認識的獄友廖啟川,當下蔡金鏗留下地址邀請廖啟川有空到家泡茶聊天。

過幾天,廖啟川登門拜訪。寒暄之餘,廖啟川向蔡金鏗闡述希望「建立一個台灣人自己的國家,而非現在由中國人所建立的中華民國,我們台灣人要獨立」,廖啟川也提到台灣獨立運動需要經費,希望蔡金鏗能夠提供一些經費以及資源。

看到昔日的獄友生活慘澹,蔡金鏗私下多次資助廖啟川,每次聊天中廖啟川總是會提及台灣獨立以及與其他台獨人士接頭的過程。

廖啟川多次向蔡金鏗傳達心中的台獨理念,儘管當時台灣正經歷戒嚴時期,言論自由受到嚴格控管,政治活動也受到限制。廖啟川所帶來的資訊與黨外雜誌一點一點為蔡金鏗打開視野,在黨國媒體一言堂外,他看見更多可能。

#捲入台獨案

當時在資訊不完整的情況下,蔡金鏗對台獨仍存有疑義。有次倆人聊天後,廖啟川說急著要找朋友,於是蔡金鏗騎腳踏車,載著他前往八德路上的朋友家,但沒想到被廖啟川拐去參加聚會。

在這場聚會中龍蛇雜處,更有特務暗藏其中。他們一方面積極參與台獨相關的活動;另一方面,協助警方收集有關活動的證據,暗中將這些活動的內容詳細記錄下來,並連同參與者的名單一併交給警備總部。

這場會議也讓蔡金鏗被指控為台獨份子,怎麼也想不到,「沒軍隊、沒武器,怎麼推翻國民黨」這樣用以反駁聚會時眾人組織敢死隊提議的一句話,竟然也能成為蔡金鏗參與台獨運動的證據。

#無辜遭到判刑

1962 年 1 月 29 日,蔡金鏗遭約談逮捕。1963 年,被以「陰謀以非法之方式顛覆政府」的罪名,遭判處 8 年有期徒刑,褫奪公權 3 年。

在安坑軍人監獄服刑的期間,蔡金鏗在外役農場的豬寮運餿水,也經常協助獄方將信件送到青島東路上的軍法處看守所,路途上也時不時繞到書局購買報紙與書籍,幫忙帶給在牢中的其他獄友。

#第二次因台獨遭罪

1970 年 1 月 28 日,蔡金鏗服刑期滿出獄,出獄後的蔡金鏗苦於資金缺乏,難以創業,只得回到之前的食品加工廠,有幸過去認識的廠商都非常幫忙,生意很快步入軌道,重歸社會。

而先前所受牢獄之災,反而使得蔡金鏗從原本對台獨存疑,轉為真正的台獨人士,積極投入台獨運動。1970 年代,國際開始關注台灣政治犯人權,過去蔡金鏗在獄中時,經常分批傳遞政治名單,出獄後也沒有停下腳步,仍持續幫忙將政治犯名單傳遞給謝聰敏。

1970、1971 年台南美國新聞處、台北美國花旗銀行爆炸案,蔡金鏗被懷疑是嫌犯,但實際上是當局為報復他傳遞政治犯名單的行為。

1971 年 2 月 24 日,蔡金鏗返家後遭到逮捕。問訊的過程中,警方將家中日常用品無端聯想成是作案工具,像是將日前幫謝聰敏買的中文打字機以及外甥鬧鐘中的發條當作是爆炸案中重要證物。

隨後被送到保安處,連日刑求,但仍然沒辦法撬開他的嘴。羈押一個月後,蔡金鏗以「參加謝聰敏之台獨活動」罪嫌,移送到景美看守所關押,直到 9 月 2 日獲釋,共羈押 191 天。

#為了台灣獨立持續奮鬥!

儘管蔡金鏗因為協助傳遞政治犯名單而再度遭到政府監禁,他對於自己的行為仍然毫不後悔。在獄中感受到其他難友為了理想而抗爭,這使他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

蔡金鏗接受訪問時也說到:「每次被抓後,都說是冤旺的,但是還不是被判 8 年,讓我的一生整個改變,到我第二次被抓時,我是相當相當的台獨啦,國民黨一定要讓它倒,台灣人就是一定要獨立!」

晚年退休後,蔡金鏗積極參與籌備政治受難者聯誼會,並積極投入民主活動與協助政治選舉,持續關心台灣民主並為未來貢獻心力,積極撰稿表達對台灣的深厚關懷,期望這片土地能夠真正實踐轉型正義,走過白色恐怖的陰影,讓下一代不再受到相同的苦難。

#白色恐怖 #228事件 #政治受難者 #轉型正義 #台灣獨立

本篇發表於 白色恐怖人物誌。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