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逝世

220611

他寫的歌曲,你一定聽過。

台灣人耳熟能詳的「四月望雨」,《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都是「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的作品。

#棄教職_赴日進修

鄧雨賢出生於1906年7月21日,鄧家為桃園平鎮、龍潭一帶的客家大族,鄧雨賢從小隨父親移居台北,15歲時就考取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今日的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在師範學校就學期間,鄧雨賢醉心於音樂,大部分時間及精力都投入學習鋼琴、小提琴、大提琴等西式樂器。

1929年,當時任教於台北第三女高(今中山女高)的鄧雨賢,本著對音樂的嚮往,毅然決然辭去教職,到東京音樂學院進修,潛心研習作曲理論。

這段遠赴日本的經歷,為他日後的創作生涯奠定扎實基礎。

#學成回國_有志難伸

鄧雨賢自日本學成返回台灣後,原本以為就此能夠順利在樂壇發展,沒想到卻碰上世界經濟大蕭條,再加上當時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發展還處在起步階段,鄧雨賢空有一身作曲本領,卻苦於缺乏大展身手的機會。

經由朋友介紹,鄧雨賢先到台中地方法院擔任通譯。

這段為期兩年的沉澱時間,鄧雨賢沒有忘記對音樂的熱愛,持續嘗試創作歌曲,也透過當時台灣仍相當罕有,剛剛成立的本土唱片公司「文聲曲盤」發表多首作品。

直到1932年,鄧雨賢發表《大稻埕進行曲》、《挽茶歌》兩首創作,終於在流行樂壇嶄露頭角。

《大稻埕進行曲》作曲融入當時西方流行的爵士樂元素,歌詞以日文描寫當時大稻埕的人文風情堪稱當時台灣流行音樂界「國際化」的代表作品,也因此讓鄧雨賢打開知名度,被大型唱片公司發掘。

#伯樂到來_全心投入創作

隨著世界經濟局勢走困境,商業投資逐漸恢復,日殖時期的台灣流行樂壇,開始進入發展時期。

1932年,第一首台語流行歌曲《桃花泣血記》,隨著同名電影風靡全台,激發不少唱片公司老闆的投資台灣流行歌曲的興趣。

日本殖民時期,台灣規模最大、影響力最甚的音樂公司──台灣古倫美亞唱機唱片公司(臺灣コロムビア販賣株式會社),1933年由日本母公司在台灣登記成立,邀請文學家、音樂家雙棲的才子陳君玉先生擔任文藝部長。

陳君玉注意到鄧雨賢在《大稻埕進行曲》中展現的創作功力,於是挖角鄧雨賢到古倫美亞唱片,專職作曲。

回到台灣兩年多之後,鄧雨賢苦等的音樂創作機會終於到來。他果斷辭去公家機關職缺,全心全力投入台語流行音樂。

當時才28歲的鄧雨賢,邁入他創作生涯顛峰時期。

#四月望雨_台語經典傳唱

古倫美亞唱片擁有充分的商業資源,讓鄧雨賢彷彿如魚得水,接連發表《望春風》、《雨夜花》、《月夜愁》、《跳舞時代》《春宵吟》、《青春頌》等流行歌曲,廣受台灣社會大眾好評。

在往後數年間,鄧雨賢更以《滿面春風》、《四季紅》、《碎心花》、《十八姑娘一朵花》等歌曲風迷全台,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流行音樂創作者。

鄧雨賢和蘇桐、姚讚福、邱再福並列1930年代台灣流行歌壇作曲家「四大金剛」,共同將台灣流行歌曲帶進百花齊放的黃金時代。其中,鄧雨賢最膾炙人口的四首歌:《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被後人合稱為「#四月望雨」。

#日本語言政策打壓台語歌曲

1930年代末期,日本帝國發動大規模侵略戰爭,殖民政府因應戰爭所需,不僅大規模徵用台灣人力、物力,更強制推行「皇民化運動」,強迫台灣人全面使用日語,禁止台語歌曲、戲劇及電影發行或演出。

鄧雨賢的歌曲作品因為廣受台灣民眾歡迎,《望春風》、《雨夜花》竟被日本殖民政府強制要求配上日文歌詞,充作軍國主義樣板愛國歌曲,用來宣傳台灣人從軍、出海遠征的榮譽感。

正值創作顛峰的鄧雨賢遭受嚴重打擊,內心極為煎熬、痛苦。

由於不願繼續配合殖民政府,創作違背其心意的政治宣傳歌曲,鄧雨賢在1939年辭去古倫美亞唱片的工作,離開台北到新竹公學校擔任教職,在往後數年間,鄧雨賢從事基層教育工作。

1944年6月11日,鄧雨賢病逝於新竹,年僅38歲。

#經典歌曲被國民黨列為禁歌

二次大戰結束後,舊殖民者離開,新殖民者重新定義「#國語」。

黨國「高級外省人」將台語貶低為方言,而鄧雨賢創作的台語流行歌曲「四月望雨」,甚至被國民黨政權列為禁歌。

1930年代台語流行歌曲蓬勃發展,具備現代化創作技巧的音樂人,適逢台灣民眾對於娛樂消費的市場需求,相輔相成締造台灣本土流行音樂文化黃金發展時期。

然而,日本殖民政府推動皇民化運動、國民黨政權下的中國化政策,扼殺台語流行音樂的生存空間。

在戒嚴時期,鄧雨賢創作的台語歌曲,是許多台灣人私下傳唱的「民謠」。《望春風》與《望你早歸》、《補破網》、《黃昏的故鄉》、《媽媽請你也保重》,並列台灣獨立運動及黨外人士的精神象徵歌曲。

國民黨的查禁政策,造成許多日殖時期經典台語歌曲從此消失。鄧雨賢大部分作品雖然因為民間傳唱而得以保存,但是他步入流行樂壇的關鍵作品《大稻埕進行曲》卻長期失傳,甚至曾一度被懷疑是否真的存在。2007年,一位收藏家在跳蚤市場中發現原版唱片,《大稻埕進行曲》才得以重見天日。

直到台灣逐漸走向民主化,鄧雨賢作品在1980年代因著「民謠風」流行,才得以重新回到檯面上,由新世代的歌手公開演唱詮釋。

#1944年6月11日 #鄧雨賢 #四月望雨 #雨夜花 #望春風 #月夜愁 #四季紅

 

本篇發表於 歷史上的今天。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