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李鎮源誕生日

221204

李鎮源(Chen-Yuan Lee,1915年12月4日-2001年11月1日),台南人,是國際知名的藥理學家,以和蛇毒相關的研究知名。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國際毒素學會最高榮譽「雷迪」(Redi)獎得主,曾任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院長、國際毒素學會會長。

1990年代以後開始走出研究室,踏進台灣社會,不遺餘力地參加各項民主運動和台灣獨立運動,曾經領導成立「100行動聯盟」、「臺灣醫界聯盟」,並擔任主張台灣獨立建國之建國黨的第一任黨主席。

▌台灣首位醫學博士杜聰明的得意門生

1915年,李鎮源在打狗橋仔頭(今高雄市橋頭區)出生,父親李海和母親莊絮都是台南人。由於父親在他十歲的時候,就因瘧疾而過世,,再加上八位兄弟姊妺當中,也有三人還沒滿十歲便因傳染病而去世,因此「行醫救人、減少人世間痛苦」就成為李鎮源兒少時期訂立的志向。

#李鎮源 生長在台南,學校的課業表現非常傑出。台南州立第二中學(今臺南一中)四年級時,就被保送進入台北高等學校理科乙類。高等學校畢業後,李鎮源又於1936年順利考進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成為台北帝大第一屆的醫學生。

一進入醫學部,李鎮源就迷上了基礎醫學研究,並在第一年的暑假就發表了他的第一篇論文〈胎兒骨骼成長過程的研究〉,在台灣醫學雜誌上刊出。1940年從醫學院畢業以後,李鎮源放棄了熱門的臨床醫學,決定繼續留在學校裡,擔任杜聰明的助手以從事基礎醫學的研究。

當時整個醫學部只有杜聰明一個人是台灣籍的教授,李鎮源認為:「為了替台灣爭氣、為了台灣人的尊嚴,本來有幾位日本教授要我去他們的研究室做助手,但我還是選擇跟杜先生。因為我認為杜先生是我們自己人,我們應該幫忙他。」

▌國際知名的蛇毒研究權威

李鎮源追隨 #杜聰明 從事藥理學研究的啟蒙時期,曾以「苦蔘子治療下痢」的藥理研究,而發現到苦蔘子中的糖甘類可以殺死阿米巴原蟲,因而揭開了幾千年來中藥苦蔘子治療痢疾的謎。

1945年,李鎮源發表了〈鎖鏈蛇蛇毒的毒物學研究〉這篇論文,是世界醫學界第一篇解開鎖鏈蛇蛇毒致死原因的論文,由於這項優異的研究成果,使他獲得了台大醫學博士的學位,也開啟了他往後將近半世紀與蛇毒研究為伍的歲月。

1952年,李鎮源獲得美援會的贊助,前往美國賓州大學醫學院深造,這是他第一次出國留學。李鎮源本來想學習血液循環的研究方法,但是因為期限太短,只有一年,他的指導老師史密特(Carl F. Schmidt)建議他改研究肺循環(pulmonary circulation)的相關機制。

結束賓大的研究後,李鎮源轉往位在底特律的韋恩州立大學,到醫學院生理學科的西格斯教授實驗室訪問兩個月,也發表了一篇小論文。

李鎮源回到台灣以後,由於他的啟蒙恩師杜聰明辭職離開台大,他開始真正全權擔負起台大藥理學研究室的領導工作。越戰期間,由於美軍在越南沼澤森林中經常會碰到毒蛇,美國陸軍研究發展部便特別委託李鎮源,專門針對溝牙科蛇毒進行研究。

1963年,李鎮源和化學背景的張傳炯合作,首度分離出雨傘節蛇毒中致死的兩種神經毒素,而揭開了過去醫界無法理解的蛇毒神經毒素的作用機制,使神經生物學獲得重大突破。他們的發現可謂由過去的「未知其然」,躍進到「知其所以然」,因此,該研究成果引起了全世界藥理學界的震撼。

李鎮源歷年來發表的論文達百餘篇,不僅領導台灣藥理學研究,也是國際知名的蛇毒研究權威。1970年,他獲選為中央研究院生物組的院士。1972年起,他開始擔任台大醫學院的院長一職。1976年,他榮獲「國際毒素學會」頒發的最高榮譽「雷迪」(Redi)獎。

1979年,李鎮源應德國Springer出版社編輯委員會的邀請,主編一本多達一千多頁的《實驗藥理學-蛇毒》專書,奠定其在 #蛇毒 研究的國際地位。1985年,他更被選為「國際毒素學會」會長,成為台灣學者出掌國際學術界領導地位的少數案例之一。

事實上,台灣的蛇毒研究是享譽國際的基礎科學研究,而將台灣「蛇毒研究」推到世界舞臺的,正是李鎮源。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在《台灣蛇毒傳奇》這本書的序中這樣寫道:「他曾經問過諾貝爾得主生命科學家古德斯坦(Joseph L. Goldstein):『在台灣生命科學裡,有哪一位的研究是被世界公認的?』古德斯坦毫不猶豫地回答:『李鎮源是被國際公認的』」。

▌退而不休,走向社會

1986年,李鎮源從台大醫學院退休,並立刻被任命為醫學院的名譽教授。1990年3月,台灣三月學運爆發,上萬名的學生以「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擬定政經改革表」四大訴求,在中正紀念堂絕食、靜坐抗議。將近八十高齡的李鎮源首次走出研究室,陪著學生靜坐,並為學生打氣。

1991年,李鎮源又與十多位醫學院同仁,一起到土城看守所探視被以預備叛亂罪拘禁的李應元和郭倍宏。這兩位都是台灣大學的畢業生,也是台獨聯盟的重要幹部。李鎮源認為「懲治判亂條例」與「刑法第100條」一直是國民黨打壓政治異己的統治工具,也嚴重阻礙台灣的民主發展與憲政運作。

▌領導100行動聯盟

中華民國長期在島內以刑法第一百條「內亂罪」的規定來抓捕「思想與言論犯」,並衍伸到海外,以羅列黑名單方式,禁止海外民主人士返回台灣。海外台灣社團為了對抗中華民國體制,便積極以人權價值遊說美國,阻止國民黨對民主自由的戕害。

在美國國會的外部施壓、海外黑名單人士接連闖關、加上「#100行動聯盟」在台灣內部的連串抗議行動,三方彼此呼應下,中華民國終於在1992年5月通過修正刑法一百條的預備内亂罪,因此法而入罪的海外黑名單與政治良心犯才得以平安返家。

「100行動聯盟」由李鎮源院士領銜、台教會創會秘書長廖宜恩奔走、組織運作下,串連學術界、醫學界、社運界等眾多人士組成,最後於1991年9月展開極為慘烈的抗爭行動,是反抗國民黨威權統治的高潮,也是民主運動重要的里程碑,它打破國民黨威權統治的最後一道堡壘,從此台灣真正邁入言論自由的年代。

1991年9月15日,在台灣教授協會創會秘書長廖宜恩的奔走下,陳師孟、張清溪、林向愷、林逢慶、張維嘉、許瑞峰、林濁水、簡錫堦、鍾佳濱、羅文嘉,以及「獨台會案」的陳正然與廖偉程等十多人,共聚於新生南路的紫藤廬。

他們開始商討「反閱兵計劃」,決定延續野百合學運未完成的「廢除刑法100條」,提出籌組「100行動聯盟」的可行性,並以「反閱兵、廢惡法」做為社會運動定位,同時也決定邀請有聲望的人士擔任發起人,以壯大聲勢。

高齡76歲的李鎮源院士,在與陳師孟教授的會面中,瞭解到白色恐怖時期,許多台灣菁英知識份子、乃至於自己的同窗、親友、學生,有太多人因刑法100條而獲罪,他立刻答應擔任「100行動聯盟」發起人。

9月21日,100行動聯盟正式成立,到10月10日在台大基礎醫學大樓的「反閱兵、廢惡法」靜坐行動結束為止,短短20天,充分展現了台灣人民沛然莫之能禦的改革呼聲,要求政府終結對民眾思想與言論的迫害。

1992年2月21日,100行動聯盟與多位刑法100條政治犯的家屬前往立法院請願,要求立法院於該會期廢止刑法100條;3月17日,100行動聯盟在台大校友會館召開記者會,公佈「320草山請願行動」,由李鎮源擔任總召集人,敦促國大臨時會與李登輝總統必須「制憲保人權、釋放政治犯」。

1992年3月20日,國民大會會場內,66位民進黨國大代表舉起布條,要求「廢除刑法100條」、「釋放政治犯」、「廢除國民大會」、「總統直選」。最後,國民大會派蔣彥士出面接見請願代表,而占254席次的國民黨籍國大代表與李登輝總統對請願沒有回應。

1992年5月15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刑法100條」修正案,在條文中加上了「以強暴或脅迫著手實行」的具體條件,拆除了威權政府最後一個的法律迫害工具,自此終於解除言論自由的枷鎖,民眾不再因言論與思想而獲罪。

▌建國黨的第一任黨主席

1996年,主張台灣獨立建國的 #建國黨 成立。「我想以有生之年貢獻給台灣這片土地,希望眼睛尚未闔上之前能夠見到台灣獨立建國成功,這是我的夢!」當時已年屆81高齡的李鎮源,抱持著這樣的想法,接下了該黨第一任主席的重擔。

2001年5月,李鎮源獲頒象徵致力推動本土文化的「賴和特別獎」。當時已因病住進台大醫院的他,仍堅持坐著輪椅親自受獎,並用顫抖的聲音一再叮嚀台灣所有的醫師,要重視醫德,並呼籲學界要讓台灣文化重生。該年11月1日,李鎮源因氣喘併發肺炎,於台大醫院過世。

#歷史上的今天 #12月4日

本篇發表於 歷史上的今天。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