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台灣歷史小說獎首獎從缺之說明

第二屆台灣歷史小說獎得獎名單於3月19日國賓飯店樓外樓舉辦的頒獎典禮公布,共三名佳作獎,分別為《叛之三部曲 首部曲:忤》(林素珍)、《獅子花1875》(陳耀昌)、《盡日》(黃汶瑄),獎金各得新台幣20萬元,首獎則再度從缺。

對於本屆首獎仍從缺之原因,決審評審團認為雖然進入決選的五部作品素質都很高,有的在史地考究上嚴謹精細,有的在文學藝術上的掌握格外成功,但論結合史料與小說感的雙重要素上,本屆仍無作品能夠均衡兼顧。此點正顯現國人對台灣歷史小說的詮釋與想像缺乏共識,評審團基於未來對此重要的新創作類型的高度期待,決議本屆首獎從缺。

《盡日》描寫日本投降前一個月內,各地台灣人的生命群相。作者對時代背景和地理考據用心,在氛圍的經營和心情描述上也深刻動容,是入選作品中藝術性最被肯定的小說。但是人物過多、面目模糊,敘述方式太規則重複、過於靜態,缺乏引人入勝的情節推展。

《判之三部曲》以台灣家族的聚散悲喜拉起主線,殖民和移民故事為輔線,寫出日治以迄戰後初期嚴峻政治下台灣人民的悲哀。人物角色與心理描述細緻,情節與對白設計的渲染力強,母語使用流利典雅尤為成功。可惜歷史只是人物故事的模糊背景,並非文本裡敘述的重點,比較像是一般運用歷史元素的純文學小說寫法。

《獅子花1875》對於部落、種族以及互動史描寫詳實細膩,對於消失的大龜文文化的前因後果填補了令人信服的想像。在題材的發想以及史地考證資料上的用心上備受推崇,最接近台灣歷史小說的標準。然而太過強調歷史知識,敘述上流於零散瑣碎,教育意味濃厚,有時近乎報導式散文。人物平面刻板,閱讀上缺乏趣味,文學性有待加強。

三部並列佳作、不分名次的《盡日》、《判之三部曲》、《獅子花1875》,前兩部偏重文學感性,後者偏倚歷史知識,分別代表目前創作台灣歷史小說的兩種方式,以其優點與未竟之處提供有志者借鑑。

本篇發表於 台灣歷史小說獎, 文化組。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