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月22日,高雄縣橋頭鄉發生中華民國自1949年實施戒嚴令以來第一次的政治示威活動,史稱橋頭事件。
1979年1月21日,國民黨政府指派調查局人員到高齡75歲的老縣長余登發家中將他逮捕歸案,而余登發之子余瑞言也在同一天在時任縣長的黃友仁家中遭到逮捕,罪名是涉嫌參與「匪諜吳泰安叛亂」,國民黨聲稱余登發被中共指派為「高雄台南地區最高指揮司令」,甚至還說在余家搜出共產黨軍服及手槍、手榴彈等武器。
當年中國國民黨要整肅政敵卻找不到理由時,就經常使用這種將人打成匪諜的入罪方式,不過,此次大動作向黨外人士「開刀」,而且還是曾任國大代表與縣長、在地方上有勢力的余登發,因而引發黨外人士大幅度反彈,群起集結抗議政治迫害。
「既然連余家都抓、還有誰不能抓?」許多黨外人士無畏當時戒嚴令的威脅,決定集結於高雄橋頭遊行示威。遊行的路程雖只有200公尺,卻是場視死如歸的示威活動,許多參與者在遊行前晚都已跟家人交代後事。
遊行當日,主要由27名黨外人士組成,陳菊和陳婉眞走在最前頭,拉著「堅決反對政治迫害」以及「立即釋放余登發父子」的布條,途中圍觀者雖然眾多,但是卻沒有人敢加入隊伍。
由於黨外人士集結聲援,加上國際人權團體關注,且誣控情節過於荒謬,最終國民黨無法對余氏父子求處極刑,「只」判處余登發8年、余瑞言2年有期徒刑,而被國民黨利用來誣陷余登發的「證人」吳泰安以爲自己即將獲得自由,卻被載去刑場槍決滅口。
橋頭事件有如連鎖效應一般在後續引發一連串的台灣民主運動,余登發父子案牽引出許信良案、許信良案導致美麗島事件的爆發,而美麗島事件則讓台灣政治產生了重大改變。所以,橋頭事件可說是引爆當代台灣民主運動的轉捩點。
圖片來源/陳菊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