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霧社事件爆發

221027

#帝國壓迫下的台灣原住民族

台灣自古以來便是多元民族匯聚之地,1684年,清帝國擊敗明鄭政權,展開對台統治。最初,清帝國僅統治台灣西南沿海地區,更因帝國中樞長期將台灣視為化外邊陲之島,統治上採取保守消極政策,並未領土拓展在台領土。

清帝國對於不服統治的台灣原住民族,有時會採取武力鎮壓的「#開山」行動,但多數時間則採取「#劃界封山」,以近乎簽訂合約的方式,劃定漢人與「番人」的土地界線,界線以外的「生番」及其生活區域,並未納入清帝國統治範圍。

隨著漢人移民屯墾開發日漸擴及台灣各地,直到清帝國統治晚期,因著地域關係被分類治理的多數「高山族群」原住民族,大致上仍保有傳統文化語言與生活領域。此時清帝國面臨歐洲強權國家入侵威脅,基於中國沿海防禦的戰略需求,開始加強對台灣的開發與統治。為了打通台灣東西向聯絡道路,沈葆楨、劉銘傳屢次出兵進攻原住民族生活領域。

1895年,清帝國在甲午戰爭失敗後,將台灣割給日本。當時標榜「脫亞入歐」的日本帝國,以現代主權國家的視角,將「台灣全島」納入殖民統治版圖,這也意味著,國家權力及治理範圍,擴及台灣高山族群傳統生活領域。

現代殖民帝國與台灣原住民族之間關係緊張,戰火一觸即發。

#霧社事件的遠因

日本殖民政府對台灣原住民族採取軍事鎮撫政策,多次出動軍隊及武裝警察,進攻高山族群生活領域。1914年5月至8月,日本與太魯閣族(Truku)爆發大規模戰役,日軍動員6,800名士兵、6,000名武裝警察,以及上萬名後勤人力,圍攻約3,000名太魯閣族戰士,該次戰役很可能是二十世紀台灣本島最大規模的軍事衝突。

太魯閣戰役後,日本殖民政府統治力量深入高山族群,不僅在山區要地、部落設置警察「駐在所」,更以打散遷居、引入其他族群混居的人口政策手段,輔以「以夷制夷」煽動原住民族對立的策略,逐步瓦解曾經反抗統治的原住民族。

1920年代中後期,臺灣總督府認為對「#高砂族」的統治日趨穩定,遂著手調整政策,減少山地住軍與警力配置,引入教育資源讓原住民子女接受日本教育,並以原住民青壯人口為勞動力,大舉開發台灣山地資源。

當時隸屬臺中州能高郡霧社(今日的南投縣仁愛鄉)的賽德克族(Seediq)德克達亞群(Tgdaya, 又稱霧社群)原住民族,多次被日本殖民政府動員作為伐木及公共工程勞力,頻繁的人力壓榨,嚴重影響原住民的農獵時程,再加上不肖日本人苛扣工資,日本警察高壓管理與歧視原住民的言行,讓賽德克族原住民累積許多不滿。

#導火線

1930年10月7日,賽德克族馬赫坡社(Mhebu)舉行婚禮,頭目莫那·魯道(Mona Rudo)的長子達多‧莫那 (Dadu Mona),向路過的日本駐警吉村克己敬酒,沒想到到吉村卻以「討厭不潔的筵席」為由加以拒絕,並以警棍毆打達多‧莫那,導致雙方發生鬥毆,成為霧社事件的導火線。

衝突事件發生後,日本駐警拒絕部落的致歉,並揚言回報上級。在賽德克族霧社群中擁有影響力,智勇雙全的頭目莫那‧魯道,認為日本人將有報復行動,決定先行發動出草。

#霧社事件爆發

1930年10月27日凌晨,馬赫坡社殺死馬赫坡駐在所及製材所的日本警察三人,接著集結響應起事的塔羅灣社(Truwan)、波阿崙社(Boarung)、斯庫社(Suku)、荷戈社(Gungu)及羅多夫社(Drodux),共計6部落,約300餘位戰士參與。

賽德克族戰士突襲霧社城鎮周邊的各個日警駐在所,並於早上8點攻入霧社警察分室、郵局、學校等公家機關,殺死所見到的日本人。據顯示,計有134名官員、家長、學童等日本人死亡,倖存的日本人逃難至埔里糖廠。

賽德克族戰士從日警駐在所獲得槍枝彈藥,切斷電報線與鐵軌,最初固守霧社城鎮市街,後來則退守到山區天險要地。

#日軍殘酷圍攻

賽德克族大規模出草,震驚日本殖民統治者,時任臺灣總督石塚英藏下令各地日軍、警察趕赴霧社支援,由鎌田彌彥少將擔任總司令,並且出動空軍加入戰役。

10月30日,日軍大部隊抵達霧社,發對對山區各部落發動大規模反攻,與賽德克族人發生激戰。由於賽德克族退守馬赫坡、塔羅灣兩溪溪谷,強攻之下日軍傷亡慘重,於是改採包圍封鎖戰術,以砲兵轟擊、飛機投擲炸彈的方式進攻。

戰爭期間,日軍以野戰砲發射毒氣彈,戰機投擲白磷燃燒彈等不人道武器,攻擊躲藏在森林中的原住民,霧社戰役據稱是日本首次在實戰中使用化學武器,以台灣「高砂族」作為試驗對象。

在日軍包圍猛攻之下,參與起事的賽德克族6社傷亡慘重,部落遭日軍佔領,失去後勤支援的賽德克戰士,被日軍徹底擊潰,在彈盡糧決的情況下,許多賽德克族人(尤其是婦女)選擇於巨木下自縊身亡。11月5日,頭目莫那‧魯道飲彈自盡;剩餘的數十位賽德克戰士在深山中持續抵抗至12月上旬,最終被日軍完全剿滅。

#第二次霧社事件

參與霧社事件的賽德克族霧社群6個部落,原有人口1,236人,計有644人戰死或自殺。

隔年(1931年)4月,與賽德克族霧社群素有仇恨,曾經在前一年戰役中協助日軍的賽德克族道澤群,受日本警官「以夷制夷」策略煽動利用,發起對霧社群的報復性出草,霧社事件中起事的6個部落再次遭受重創,僅存200多名老弱婦孺,史稱「第二次霧社事件」。

霧社事件是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規模僅次於太魯閣戰役的台灣原住民族抗日戰爭。後來在黨國統治時期,霧社事件常常被國民黨用於反日宣傳,但是國民黨政府官員授予的「褒揚令」中,竟將「Mona Rudo」譯為「莫那奴道 」,再次顯示出,外來殖民者對於台灣原住民族的輕蔑與歧視。

#1930年10月27日
#霧社事件 #賽德克族

本篇發表於 歷史上的今天。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