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臺灣文化協會成立日

221017

1895年4月17日,大清帝國與大日本帝國於本州下關簽訂《馬關條約》,象徵甲午戰爭正式結束,臺灣從此邁入長達約50年的日本殖民統治。

無方針主義時期(1895–1915),統治者鎮壓反抗者從不手軟。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和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統治,有其兩面性,一邊是舊慣溫存,另一邊是嚴刑峻法。

其中,最駭人聽聞的當數1915年的西來庵事件,也就是「噍吧哖事件」,高達915人被判處死刑,另外還有3,000至5,000名無辜百姓受牽連。

從此,臺灣人認知到武裝抗日不可能成功,於是轉向體制內呼籲改革,從文化、經濟、社會等方面著手,讓殖民地臺灣有自治的可能。

1921年(大正10年),是非武裝反殖民運動發軔的一年:「臺灣文化協會」、「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與「臺灣青年雜誌」堪稱當時的三大主力。

若用戰爭形式來比喻:臺灣文化協會是短兵相接的陣地戰、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是外交攻勢、臺灣青年雜誌(包括以後的「臺灣」雜誌、「臺灣民報」以及日刊「臺灣新民報」)則是宣傳戰。

▌成立臺灣文化協會

1920年代,帝都東京與本島臺灣的青年學生、知識分子,汲取了自由民權、民族自決等新思潮,透過仕紳支持,紛紛展開向帝國爭取臺灣人權益的行動。

1920年10月17日,臺灣飛行先驅謝文達返臺後的首場鄉土飛行表演,成了臺灣主體意識發展的催化劑。當時開設大安醫院、文化公司的蔣渭水,在醫學校學弟李應章等人勸進之下,決定組織大團體,並邀請林獻堂出任總理,號召民眾加入。

7月,蔣渭水、吳海水和林麗明三人,拜訪警務局長川崎卓吉,重申他們的組織只是文化團體,絕不涉足政治;並向臺灣政界、警察機關與新聞媒體發送資料,尋求支持。

10月17日下午一點,臺灣文化協會在臺北大稻埕靜修女子學校禮堂舉辦創立大會,會員總數1032名,出席會員300餘人,以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師範學校、商公學校、工業學校學生佔多數。

依照官方紀錄,臺灣文化協會的成立可說是思慮非常周詳的,先成立文化公司獲得外國的資料、再發起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向各界尋求支持,還不忘去和日本政府拜碼頭,最後推舉出霧峰林家的地主林獻堂擔任總理,這一系列扎實地準備工作,成為日後文協重要的組織基礎。

▌臺灣人身負世界和平的使命

在臺灣文化協會成立大會上,蔣渭水演講時說著:「臺灣人富有『日華親善』媒介的使命,日華親善是亞細亞民族聯盟的前提,亞細亞聯盟是世界和平的前提,世界和平是人類最大的幸福,又是全人類最大願望。所以我臺灣人有日華親善的媒介,以策進亞細亞民族聯盟的實現,招來世界和平的全人類之最大幸福的使命就是了。簡單說來,臺灣人是握著世界和平第一關門的鍵啦。這豈不是很有意義且有很重大的使命嗎!我們一旦猛醒了負著這樣重大的使命,那麼就要去實行這使命才是。」

蔣渭水認為,「本會就是要造就實行這使命的人才而設的。然而臺灣人現實有病了,這病不癒,是沒有人才可造的,所以本會目前不得不先著手醫治這個病根。我診斷的結果,臺灣人所患的病,是智識的營養不良症,除非服下智識的營養品,是萬萬不能治癒的。文化運動是對這病唯一的治療法,文協就是專門講究病施行醫療的機關。」

從蔣渭水的講詞,即可以看出文協的格局與高度。100年前的臺灣人,想的不只是「改變臺灣」而已,對他們來說,臺灣更是關乎世界和平的第一把鑰匙,要解讀「臺灣」的意義就要放進「世界」的脈絡下來理解,而改變臺灣,就是改變世界。

▌優秀的組織與號召力

以「謀文化之向上」為宗旨的臺灣文化協會,作為蔣渭水口中的文化治療機關,開立了讀報社、文化講演、活動寫真、講習會和夏季學校等「處方」,用以根治臺灣智識營養不良的病症。

這群被稱作「bûn-huà–ê」(文化的)的文協成員,他們傳播新知、批判時政的言論,自然引起總督府的高度關注。

文協舉辦的講演,在林獻堂的秘書葉榮鐘眼裡,可與迎媽祖的盛況相比,警察臨監地狀況相當頻繁,聽聞不當言論就會大喊「中止」,或著「檢束」講者、聽眾到拘留所,甚至是藉著站在官方立場的《臺灣日日新報》或「有力」人事等御用一派,以言論抨擊,這些事件屢見於《臺灣民報》之上。

文協的演講,四年內(1923–1926)辦到近800場,400萬人的島嶼共有11萬3千人次的聽眾。在1927年,《臺灣民報》社論四度提出制訂「臺灣憲法」的主張;該年的第八回請願,簽署人數達到最高峰2,470人。

當時全臺灣人口僅為現在的六分之一,若按比例換算到現在的狀況,相當於文協在沒有網路、高鐵和捷運的狀況下,實體成立大會來了1,800人、會員總數6,000人、四年下來總共有67萬8千人次的聽眾,這些數字證明了文協具備極其優秀的組織與號召能力。

▌文化運動的影響:臺灣人,樂為世界人!

1920年底,蔡培火在《臺灣青年》上發表了一篇〈臺灣島與我們〉,文中這樣說:「我們臺灣人置身於這無盡的天然寶庫,眼底盡是偉大山河景色,豈能無動於衷。我們決不能悠悠閒閒,無所作為,臺灣是帝國的臺灣,更是我們臺灣人的臺灣!……阿!我們臺灣人是這美麗寶島的主人翁,各位應重視此事,做為島主的我們,應共同努力,使同胞得享安樂幸福,必非夢想!」

「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成為日後政治運動最響亮的口號,也被視為「臺灣民族」意識的代表,這篇文章暗示,臺灣人應不分人種族團結起來,抵抗外來強權宰制,爭取當家作主的機會,這種「做自己主人」的企圖,從日本時代延續到戰後,成為百年來臺灣人追求的夢想。

臺灣人要做自己的主人,先是要有「人的自覺」,文化運動就是一種「自覺運動」。文協自創立(1921年)迄分裂(1927年)為止,前後五個年頭,將非武裝反殖民運動做到登峰造極,同時也在臺灣民族思想及提升社會觀念方面,收到非常豐碩的啟蒙效果。

雖然文協最終因左右之爭而分裂,文協由左傾人士掌控(連溫卿、王敏川),被稱之為新文協,右派則出走創立臺灣民眾黨(林獻堂、蔡培火等人),但它對日本時代臺灣人民的思想開化,具有不可抹滅的價值。即使只有短短5年又3個月的璀璨,卻成為臺灣史上耀眼的光芒,在百年之後的今天,依舊影響著世代臺灣人。

#歷史上的今天 #10月17日

本篇發表於 歷史上的今天。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