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台會2022】6月場次
講師|朱宥勳(小說家、文學評論家)
文本|施明正〈渴死者〉、〈喝尿者〉
(收錄於《白色恐怖小說選》第三卷)
時間|2022年6月24日(五)19:00-21:00
報名|https://ntp.pse.is/220624
【獄中的容顏:施明正〈渴死者〉、〈喝尿者〉】
1980年美麗島大審期間,施明正於2月27日預言將有不幸的事情降臨,結果隔天228果然發生林義雄家宅血案,六十歲的游阿妹及七歲雙胞胎女兒林亮均、林亭均被刺殺身亡,九歲長女林奐均受重傷。同一時期,他的推拿診所內也出現反常現象,每天都有操北京語的年輕人,假裝腳部扭傷或手筋痠痛登門求治。
國民黨特務的騷擾和侵犯,讓施明正心懷恐懼,半夜常常失眠,只能喝酒壓抑心情,或咒罵三字經或以手搥牆,來紓解心中的痛恨。他的房東也感到非常害怕,要求施明正搬家,所以他曾搬回高雄住半年,期間寫了兩篇小說,就是〈渴死者〉和〈喝尿者〉,之後才又返回台北。
施明正善於描述細節,自身曾於1961年因涉弟弟施明德叛亂案入獄過,對獄中場景、故事並不陌生。〈喝尿者〉裡寫到青島東路囚牢的粗大鐵柵、水泥牆面、蒸騰暑氣和窗外天空;〈渴死者〉中則描述了囚犯在牢裡繞行、起居以及作息等日常生活細節。
〈喝尿者〉的主角,是一位姓陳的金門人,房裡任誰都很少正眼看他,原因不是他每天自願地喝下自己的尿,而是因為他密告別人是匪諜,親手斷送了十多個人的性命,想不到最後自己也被密告,因而被逮捕、面臨被槍斃的威脅。他大言不慚為自己辯護:「槍斃?我是有功於黨國的,你不知道我領過多少獎金,我檢舉過多少被槍斃的匪諜?」
而關於主角每晨必行的、怪異的喝尿行為,雖然他宣稱是用以治療受刑時所造成的內傷,也象徵著自責,是一種對於被他整死的人們的贖罪行為。施明正也藉由主角之口,生動地描述了政治受難者被偵詢時所面臨的酷刑:「他們說如果再不承認,便要把我裝進麻袋,縛起來,丟入海。」、「他們用繩子縛住他的龜頭,拖著他在地上,像一隻仰天的烏龜,而他痛得滿頭大汗,卻縮不進雙肩的頭,應該怎麼說也不可能像似烏龜的尾巴。」
〈渴死者〉的主角,是一名外省人,曾在中國當過抵抗日本人的青年軍,到達台灣後成為宜蘭一個學校的教官,後來在台北火車站前唱某些口號而被捕下獄,最後被判七年有期徒刑,關在青島東路三號的軍法處看守所。他異常沉默,從不說話,在獄中一再想殺死自己。
渴望死亡的主角,最後自殺成功了。他的方法是「脫掉囚褲,用褲管套在脖子上,又把褲子結在肚臍一般高度的鐵門上,如蹲如坐,雙足腿伸直,屁股離地幾寸,『執著而堅毅地』把自己吊死。」施明正對三島由紀夫式的行動美學之追求,並鉅細靡遺地描寫自殺的過程,對比1988年他執意絕食聲援弟弟施明德,導致肺臟衰竭、呼吸困難,最後休克過世,〈渴死者〉的書寫,彷彿演練著自己未來的死亡。
【講者介紹】
●朱宥勳
1988年生。畢業於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專長為現代小說、文學批評。曾獲金鼎獎、林榮三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台積電青年文學獎。已出版個人小說集《誤遞》、《堊觀》,評論散文集《學校不敢教的小說》、《只要出問題,小說都能搞定》、「作家新手村」系列二冊、《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戒嚴台灣小說家群像》,長篇小說《暗影》、《湖上的鴨子都到哪裡去了》。與黃崇凱共同主編《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並與朱家安合著《作文超進化》。目前擔任奇異果版高中國文課本執行主編,並於鳴人堂、蘋果日報、商周網站、想想論壇等媒體開設專欄。
【文本作者】
●施明正
1935年生於高雄火車站前設推拿中心,時常作畫、寫詩,因「亞細亞聯盟」案被關,在獄中開始寫作,投稿「台灣文藝」,1965年出獄。1967年第一篇小說〈大衣與淚〉發表於《台灣文藝》,1981年以小說〈渴死者〉獲吳濁流文學獎佳作,1983年以小說〈喝尿者〉獲吳濁流文學獎正獎。1988年因絕食聲援其弟施明德而去世。他的小說,可說完全是自傳式的寫法,從中窺見作者的想法和生活,以及他的家族和個人的遭遇,遺作包括:《島上愛與死》、《施明正小說精選集》、《魔鬼的自畫像》、《施明正詩畫集》。
【講座資訊】
講師|朱宥勳(小說家、文學評論)
主持|林志鴻(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專員)
文本|施明正〈渴死者〉、〈喝尿者〉
(收錄於《白色恐怖小說選》第三卷)
時間|2022年6月24日(五)19:00-21:00
地點|線上線下並行(視疫情狀況調整)
線上:GoogleMeet
線下: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台北市松江路266號3樓)
主辦|新台灣和平基金會
報名|https://ntp.pse.is/220624
【注意事項】
※ 本場活動採報名制。
※ 為利於討論,活動前請務必先讀過文本。
※ 於活動前2-3日將寄送「講座連結」予報名者。
※ 請務必填寫正在使用、有效之E-mail,Gmail為佳。
※ 活動前請查收信件、垃圾信箱,若無收到E-mail請私訊粉絲專頁。
【2022讀台會系列講座】
以「白色恐怖」為閱讀主題,將進行十場讀書會,每次會閱讀2-3篇短篇小說、或一本完整的小說集(近半的選文收錄於春山出版《白色恐怖小說選》),並探討白色恐怖中的特定議題、情境或概念,諸如「監獄」、「告密」、「語言」⋯⋯在此,我們不但要討論台灣的歷史,更要討論「文學視角下的台灣歷史」,從中發掘宏大時代與微小個人之間的互相映射。
06/24(五)獄中的容顏:施明正〈渴死者〉*、〈喝尿者〉*
07/29(五)告密者的精神狀態:李喬〈告密者〉*、朱天心〈從前從前有個浦島太郎〉*
08/19(五)新詩裡的白色恐怖(講者:陳允元)
09/30(五)地下黨人的身世:陳映真〈山路〉、〈趙南棟〉、〈鈴鐺花〉
10/26(三)簡莉穎〈服妖之鑑〉(講者:李屏瑤)
11/23(三)語言可以躲過政治嗎:舞鶴〈調查:敘述〉、〈逃兵二哥〉*
12/30(五)當代的白色恐怖想像:黃崇凱〈三輩子〉、〈狄克森片語〉、〈夾竹桃〉
※ 「*」為《白色恐怖小說選》中收錄的作品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