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裡的人們:賴香吟《白色畫像》】
講師|朱宥勳(小說家、文學評論家)
時間|2022年4月29日(五)19:00-21:00
「如果紅色象徵鮮血熱情,白色相對成為搜捕與壓制。白色恐怖的遺恨不只是他人的犧牲與受難,而是人我皆身在其中,其後,甚至延續當下。黑盒子已經打開,犧牲與受難的故事等待書寫,被壓抑的記憶也需要甦醒,我們的前代人,曾經怎樣成長、思考、為難、恐懼,以至於他們不願再提起,以至於我們成了失憶的一代…」
作家賴香吟的最新力作《白色畫像》,藉三篇小說引領我們回望戰後台灣白色恐怖時期,微小人物的心靈狀態。
公費師範培養出的清治老師,各方面兢兢業業,只求過好生活;在醫師家幫傭三十年的文惠,謹記察言觀色的準則,到老猶然低調的優雅;60年代末,留學生凱西先至巴黎、再轉柏林,異鄉漂泊半世紀,回憶裡鑲嵌著海外台灣人政治運動的身影。
「白色恐怖是他╱她們活過的時空,作為小說背景,無從迴避,我得做功課;對角色們來說,是塵封的記憶終於釀成故事,對作者(或讀者)來說,是看明自己如何失憶如何無感,時代茫茫。」
《白色畫像》雖以白色恐怖時代為背景,但並不完全聚焦於犧牲、反抗,而傾向側寫民間的普通百姓。清治先生、文惠女士、凱西小姐,其實都是戒嚴體制中極其平凡的身影,和你我一樣真摯,他們也有內在的為難、恐懼,不為人知的犧牲與受難時刻。
賴香吟細膩交織著具有時代意義的年度事件,採集瑣細生活的生活記憶,讓讀者得以帶入時代感;小說內容也置入葉珊、楊牧的境遇與作品;情節則進行盡可能貼合現實日常,不求激烈,狀似平凡,反而讓人近身感受到政治操弄無處不在,同理過去台灣人身不由己之悲哀。
【講師介紹】
- 朱宥勳
1988年生。畢業於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專長為現代小說、文學批評。曾獲金鼎獎、林榮三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台積電青年文學獎。已出版個人小說集《誤遞》、《堊觀》,評論散文集《學校不敢教的小說》、《只要出問題,小說都能搞定》、「作家新手村」系列二冊、《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戒嚴台灣小說家群像》,長篇小說《暗影》、《湖上的鴨子都到哪裡去了》。與黃崇凱共同主編《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並與朱家安合著《作文超進化》。目前擔任奇異果版高中國文課本執行主編,並於鳴人堂、蘋果日報、商周網站、想想論壇等媒體開設專欄。
【文本作者】
- 賴香吟
1969年生於台南,曾於台北、東京求學,現居柏林,曾於書店、博物館工作,現專事寫作。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九歌年度小說獎、吳濁流文藝獎、台灣文學金典獎、金鼎獎等。著有《天亮之前的戀愛》、《文青之死》、《其後それから》、《史前生活》、《霧中風景》、《島》等書。
【講座資訊】
講師|朱宥勳(小說家、文學評論)
主持|林志鴻(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專員)
文本|賴香吟《白色畫像》
時間|2022年04月29日(五)19:00-21:00
地點|線上線下並行
線上:GoogleMeet
線下:新台灣和平基金會
(台北市松江路266號3樓)
主辦|新台灣和平基金會
※ 本場活動採報名制。
※ 為利於討論,活動前請務必先讀過文本。
※ 於活動前將寄送「講座連結」予報名者。
※ 請務必填寫正在使用、有效之E-mail,Gmail為佳。
※ 活動前請查收信件、垃圾信箱,若無收到E-mail請私訊粉絲專頁。
【2022讀台會系列講座】
以「白色恐怖」為閱讀主題,將進行十場讀書會,每次會閱讀2-3篇短篇小說、或一本完整的小說集(近半的選文收錄於春山出版《白色恐怖小說選》),並探討白色恐怖中的特定議題、情境或概念,諸如「監獄」、「告密」、「語言」⋯⋯在此,我們不但要討論台灣的歷史,更要討論「文學視角下的台灣歷史」,從中發掘宏大時代與微小個人之間的互相映射。
04/29(五)時代裡的人們:賴香吟《白色畫像》
05/27(五)恐怖下的文藝青年:劉大任〈蜉蝣群落〉選摘*
06/24(五)獄中的容顏:施明正〈渴死者〉*、〈喝尿者〉*
07/29(五)告密者的精神狀態:李喬〈告密者〉*、朱天心〈從前從前有個浦島太郎〉*
08/19(五)新詩裡的白色恐怖(講者:陳允元)
09/30(五)地下黨人的身世:陳映真〈山路〉、〈趙南棟〉、〈鈴鐺花〉
10/26(三)簡莉穎〈服妖之鑑〉(講者:李屏瑤)
11/23(三)語言可以躲過政治嗎:舞鶴〈調查:敘述〉、〈逃兵二哥〉*
12/30(五)當代的白色恐怖想像:黃崇凱〈三輩子〉、〈狄克森片語〉、〈夾竹桃〉
※ 「*」為《白色恐怖小說選》中收錄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