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害者缺席下的轉型正義」系列講座(五):以虛構抵抗現實──小說導航的白色恐怖廢墟

【以虛構抵抗現實──小說導航的白色恐怖廢墟】

講師|胡淑雯(小說家.《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主編)
與談|莊瑞琳(春山出版總編輯)
主持|林志鴻(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專員)
時間|2022年4月22日(五)19:00-21:00
地點|線上線下併行(視疫情狀況調整)
線上:GoogleMeet
線下:新台灣和平基金會
(台北市松江路266號3樓)
主辦|新台灣和平基金會
報名|https://ntp.pse.is/220422

0422

【以虛構抵抗現實──小說導航的白色恐怖廢墟】

承繼著過去的一群人,如何有新的頭腦、心靈理解過去?這經常是在臺灣討論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的自我困境。

當代人就像遊逛到白色恐怖廢墟的遊客,走馬看花,就連喟嘆也是無知的。然而臺灣歷代小說家其實已經展示了各種可能的行走路徑,他們以一己的想像與創造力,抵抗現實的教條,得以保留我們應該對白色恐怖要有的開放態度。

本次講座將由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主編胡淑雯與編輯莊瑞琳,一同討論白色恐怖裡的小說,以及小說裡的白色恐怖。

邀請您參與、也分享您的高見。

【講者、與談人介紹】

●胡淑雯
1970年生,台北人,當過新聞記者、報社編輯、專職婦運者,目前專事寫作,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得過文學獎若干。著有長篇小說《太陽的血是黑的》;短篇小說《字母會:A~Z》(合著)、《哀豔是童年》;歷史書寫《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主編、合著)。

●莊瑞琳
曾就讀台大外文系、輔大大眾傳播研究所,歷任《新新聞》出版部編輯、《自由時報》高雄組記者、《誠品報告》編輯、時報出版人文科學線主編、衛城出版總編輯。現為春山出版總編輯。

【活動資訊】

講師|胡淑雯(小說家.《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主編)
與談|莊瑞琳(春山出版總編輯)
主持|陳俊宇(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專員)
時間|2022年4月22日(五)19:00-21:00
地點|線上線下併行(視疫情狀況調整)
線上:GoogleMeet
線下:新台灣和平基金會
(台北市松江路266號3樓)
主辦|新台灣和平基金會
報名|https://ntp.pse.is/220422

【注意事項】

※ 本場活動採報名制。
※ 於活動前將寄送「講座連結」予報名者。
※ 請務必填寫正在使用、有效之E-mail,Gmail為佳。
※ 活動前請查收信件、垃圾信箱,若無收到E-mail請私訊粉絲專頁。

【加害者缺席下的轉型正義—系列講座】

2017年12月5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2018年5月31日,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正式掛牌成立,促轉會成立以來,就白色恐怖時期進行檔案清查與整理、還原歷史真相,並撰寫白色恐怖時期的調查報告,威權統治時間明訂在1945年8月15日第二次大戰結束至1992年11月6日中華民國宣告《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款》為止。

誰是加害者?有哪些型態的加害者?2021年10月民進黨籍立委黃國書承認過去在國民黨威權時代扮演「線民」的角色,全國譁然,卻也延伸出一個新的議題,即便有人承認了自己為線民,但在白色恐怖時期的共犯結構下,加害者的面貌依然模糊。我們確知,加害者ㄧ直存在,不過,目前台灣轉型正義,加害者卻依然「被缺席」,台灣的轉型正義要如何持續?該走向何方?

本系列講座,將以「受害者」、「文學」、「制度」、「他國經驗」等四個面向,去勾勒台灣在加害者缺席的狀況下,我們所面臨的轉型正義未竟之路。

本篇發表於 轉型正義系列講座。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