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同榮(1935-2014)出生於嘉義縣布袋鎮新塭,就讀台大期間,以第一位非國民黨籍學生當選臺大代聯會主席,卻遭到國民黨政府的多次刁難,因此蔡同榮萌生推翻國民黨政權的念頭。1958年服完兵役,1960年6月與張燦鍙、侯榮邦、陳榮成、羅福全等人召開關仔嶺會議,討論有關推翻國民黨與台灣獨立問題。
被國民黨盯上後,蔡同榮潛逃出境赴美,獲得美田納西大學政治學碩士,並於1969年取得美國南加州大學政治學博士,之後任教於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在美期間為了追求台灣民主,而成為國民黨政權的黑名單,以致20餘年無法返台。
蔡同榮不僅擔任1970年世界台灣獨立建國聯盟(World United Formosans for Independence, WUFI)首任主席,也於1982年與同志共同成立「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ormosan Association for Public Affairs, FAPA),致力推昇台灣的國際地位與能見度。
▌擔任獨盟首任主席、FAPA首任會長
在美期間,蔡同榮在1966年與陳以德、張燦鍙、羅福全等人成立全美台灣獨立聯盟。1970年1月組成世界性的台灣獨立建國聯盟(WUFI),蔡同榮擔任首任主席。同年發生了彭明敏成功脫離國民黨掌控從台灣出逃到瑞典、以及424黃文雄刺蔣案,振奮了海外台獨運動。
1979年國民黨發動美麗島大逮捕後,蔡同榮等人發動同鄉寫信給民主黨參議員愛德華.甘迺迪(Edward Moore Kennedy),全美湧入多達8000份信函,為該辦公室單一事件或政策最高,讓甘迺迪從美國國會施壓國民黨,要求釋放或公平審判美麗島成員。
1979年1月,美國與中華民國正式斷交,原本的移民配額全數轉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了爭取不同於中國的台灣移民配額,他遂與羅福全前往拜會民主黨眾議員索拉兹 (Stephen J. Solarz),最後同意在眾議院提案,甘迺迪則在參議院提案,通過後由雷根正式簽署,1982年成功為台灣爭取移民美國二萬名配額,也間接確立台灣不是中國。
1982年組成的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在全美組織台灣同鄉,其目標宗旨為:配合島內民主力量以增進台灣自由與民主、促進有利台灣住民自決的國際環境、增進與維護海外台灣人社會的權益。蔡同榮擔任首任會長,隨後也出任過執行長。
▌掀起群眾運動高潮的「蔡公投」
1990年,蔡同榮以奔喪為由返台,之後擔任民進黨立法委員,專注於從公共事務與住民自決的公民投票,組成「公民投票促進會」並擔任創會會長,被稱之為「蔡公投」。
蔡同榮推動以公民投票方式,決定公共事務以及住民自決,並以聖火長跑、遊行等方式,在舉辦北、中、南各辦一場遊行活動,吸引不少群眾參加,可說掀起台灣群眾運動的高潮。1990年4月更為推動公投法立法,發動「410絕食公投活動」。
▌創辦民視的「蔡董」
為打破黨政軍勢力壟斷無線電視台的惡況,蔡同榮募資籌組民間全民電視公司。1997年民視開播時,他成為創辦人。從此蔡同榮除了「蔡公投」的封號,又多了「蔡董」的暱稱。2003年因黨政軍退出媒體辭去董事長,由田再庭接任,並呼籲國民黨退出中視、中廣,建議國安單位調查,正視中資進入媒體的嚴重性。
蔡同榮自返台後,曾任6屆立委、多屆中常委,也多次代理過黨主席,2012年7月角逐中常委,在3人選2人時抽籤落敗,他大方說「運氣不好,願賭服輸」。期間他三次角逐黨主席選舉均落敗,好友立委許添財說,「黨主席是他未竟之夢」。
2013年4月26日,蔡同榮、民進黨立委陳唐山與台盟立委許忠信成立「台灣反一中顧主權連線」,蔡同榮出任會長。同年12月,他在家中昏迷並住院,2014年1月11日凌晨12點10分,病逝於台大醫院,享年78歲,死因為出血性腦中風引起多重器官衰竭。
#歷史上的今天 #6月13日
#蔡同榮 #台獨聯盟
#台灣人公共事務會
#公投 #民進黨 #民視
📝編纂:林志鴻(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專員)
-
最新訊息
- 歷史上的今天:日軍對雲林大屠殺 2024-06-20
- 歷史上的今天:蓬萊島雜誌社事件 2024-06-19
- 歷史上的今天:UFAI全美台灣獨立聯盟成立日 2024-06-18
- 歷史上的今天:國道五號與雪山隧道正式通車 2024-06-16
- 歷史上的今天:四萬換一塊 2024-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