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二次黨外國是聲明發表—以台灣之名加入聯合國

0412

1979年4月12日,四十多位黨外人士在姚嘉文律師事務所,再次發表「黨外國是聲明」,訴求以台灣名義參與國際社會,爭取加入聯合國。

#美國斷交衝擊台灣政局

美國總統卡特在1978年12月16日宣布,自1979年1月起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這是繼197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758號決議,中華民國失去「中國」代表權,國民黨蔣氏政權再次出現重大外交失敗,失去最重要的邦交國。

蔣經國為了鞏固獨裁統治,防止台灣人民藉由選舉投票,表達對國民黨一中政策失敗的不滿,下令強制停止當時正在進行中的增額國民大會代表及立法委員的改、補選;當時也有消息傳出,蔣經國有意加強鎮壓訴求民主改革的黨外人士。

#黨外人士共同聲明爭取民主改革

面對國民黨政權的威脅,以余登發為首的全國各地黨外人士,為了爭取台灣民主發展,在1978年12月25日聯署發表「黨外人士國是聲明」,內容包含全面改選中央民意代表、司法獨立、軍隊國家化、學術言論自由、解除戒嚴、實施社會保險、改善勞動權益等重大訴求。

然而,蔣經國無視民意訴求,隨即下令展開鎮壓行動,情治單位炮製「匪諜案」,當時全台最具地方政治實力的余登發,連同其子余瑞言,在高雄家中被逮捕。為了聲援余登發,黨外人士在高雄橋頭發動戒嚴時期首次遊行,史稱「橋頭事件」。

#黨外提出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

1979年4月10日,美國制定《臺灣關係法》。為了因應劇烈變動中的國際局勢,在「中華民國」失去國際承認之後,凝聚對台灣未來發展的共識,1979年4月12日,姚嘉文律師再次邀請四十多位黨外人士到場,在其律師事務所一同討論,最後決定再次聯署發表「黨外國是聲明」,以「台灣名義爭取加入聯合國」作為主要訴求。

這是黨外民主運動中,首次公開提出以台灣名義參與國際社會,主張以台灣名義爭取加入聯合國,從而確立台灣作為主權獨立國家的地位。

由於蔣氏父子一連串外交政策失敗,中華民國喪失國際承認,國民黨政權難以反駁黨外人士「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訴求。

經歷兩次國是聲明之後,黨外人士呼籲民主改革的聲浪,並未因將經國政權以「匪諜案」濫捕濫抓而退縮,反而越挫越勇,持續拉高議題層級,直指國民黨威權統治的弱點。

直至1979年底,美麗島事件爆發,台灣人民爭取民主自由的黨外運動,來到了關鍵轉折點。

#歷史上的今天 #黨外國是聲明 #台灣加入聯合國 #臺灣關係法 #橋頭事件 #4月12日

本篇發表於 歷史上的今天。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