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伊萊沙 Elizabeth Cooke Ritchie 逝世日

230221

在十九世紀中期,有位女性宣教士與丈夫關注婦女教育,建設南台灣的第一所女學校,奠定了台灣女學發展基礎。這位女性的名字是伊萊沙.李庥,來自蘇格蘭。

伊萊沙.李庥 ​ Elizabeth Cooke Ritchie(1828 — 1902.02.21),英國長老教會福爾摩沙島南部傳教團的老師兼宣教士。其同為蘇格蘭人的丈夫李庥牧師(Rev. Hugh Ritchie),是較早由英國長老教會宣道會派來駐台的牧師,1867 年伊萊沙與李庥一同來到當時被喚作 Formosa 的福爾摩沙島。

▍百餘天航行.與李庥牧師一同前往福爾摩沙
自十六世紀晚期,天主教傳教士陸續進入亞洲,來自西方的宗教也漸漸傳播到台灣。為了傳教工作所需,宣教士在宣傳教義的同時,也搭配醫療、教育等工作一同進行,方便經書的閱讀、教義的吸收,所接觸到的人口也日漸增加。

十七世紀,基督宗教隨著荷蘭牧師和西班牙神父傳入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則於十九世紀中期首次建立台灣宣教區。1864 年馬雅各(James L.Maxwell)醫師駐點台南;而 1867 年 07 月 15 日,李庥與伊萊沙.李庥牧師夫婦自倫敦格雷夫森德港出航,經過 117 天後抵達香港、轉往廈門,經過十餘天後再度上船,終於抵達目的地—打狗。

▍兼顧家庭與教會.開始投身婦女教育
當時的宣教士都會製作地圖以標註宣教結果,一來紀錄歐美人在臺灣所蒐集得到的情報,了解台灣地理狀況,二來也作為向母會或其他地區展現臺灣的宣教成果之用。例如,甘為霖牧師(Rev. William Campbell)曾繪製《福爾摩沙島宣教成功之紀錄》,為二十世紀初的宣教工作做了記錄。

英國長老教會的資訊,相較起其他教會更為詳盡,除了馬雅各醫師、甘為霖牧師等人早期在府城、打狗、台南左鎮、高雄內門、埔里盆地的地區經營,南台灣屏東一帶,也註記了阿里港(A-li-kang)、東港(Tang-kang)、阿猴(A-kau)、竹仔腳(Tek-a-ka)、杜君英(Toa-kun-eng)、鹽埔(Iam-pow)、橋仔頭(Kio-a-thau)、加蚋埔(Ka-la-pow)等最新的宣教據點,資訊非常豐富。而這些宣道站的開設,都是由李庥與伊萊沙所籌劃。

在福爾摩沙的時光,甫抵達的前幾年,伊萊沙同時照顧家庭、剛出生的孩子和教會事務。直到 1871 年,伊萊沙開始投入教育工作,教導並輔導婦女與女童、包括平埔族人,辨認書寫文字、閱讀教會讀物。

▍建議設立女子學校.受派為首位女宣教士
最早提出設立女子學校構想的,其實是伊萊沙,並由同樣關注女子教育的李庥向教會提出建議。

1879 年 06 月,李庥牧師向台南教士會提出要求,希望申請建築女學用地,數個月後幾經轉折,獲得教士會准允設立,但遺憾的是,李庥牧師已於同年 09 月病逝府城,伊萊沙因此獨自擔下李庥牧師的未竟之業。

在開設女學方面,伊萊沙接續了尚未完成的寫信、申請派遣女傳教士等繁複工作;同時仍然持續著開設讀經班、教導醫院病人讀經認字、拜會外地教會等事務,可謂不遺餘力。甚至,為了建設女子學校,伊萊沙解囊 300 英鎊,捐助學校之建築。

1880 年 02 月 26 日,伊萊沙受命為第一位駐台女宣教士,持續與教會爭取籌設女子學校事宜,亦繼續培訓女性宣教士。

▍南台灣首間女學校.倡議台灣女子教育先行者
1884 年,伊萊沙因病而向教會申請退休,在女子學校尚未竣工之前就離開台灣。其工作由之後來台的朱約安 Joan Stuart 與文安 Annie E. Bulter 延續。返回故鄉後,伊萊沙於 1902 年 02 月 21 日逝世。

1884 年 07 月,「新樓女子學校」的女學校舍及姑娘樓(宿舍)在甘為霖牧師館東南側落成(今台南神學院慕林館),1887 年正式開學,首屆學生共招收 19 位不纏足的平埔族女子。主要之教學皆係為培養女性傳道者,因此多為經營女學、研讀聖經、教導教會婦女、醫院病院中的傳道等。1923 年遷移至新校址,即是長榮女中現址。

伊萊沙作為設立女子學校的功臣,也在教會雜誌中,留下數篇關於臺灣原住民及女性的報導,成為後世了解福爾摩沙的第一手史料。儘管當時女性教育的背後理由,或許是功利地希望培育女性宣教士,但是仍不可否認,伊萊沙是台灣倡議與推動女子教育的重要人物。

#伊萊沙李庥 #李庥 #新樓女子學校 #台灣女子教育
參考資料|《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篇》(蘇峯楠主編)、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臺灣女人、〈蘇格蘭來臺傳教士李庥牧師(Rev. Hugh Ritchie)研究〉(翁瓊華博士)
圖片來源|財團法人台南市文化基金會
本篇發表於 歷史上的今天。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