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 ─ 陳水扁推動國營事業正名掛牌

0212

#正名運動序幕

戒嚴時期,台灣社會中只能有一種聲音,那就是「黨」的聲音,只要與國民黨的黨意相左時,都會遭到逮捕判刑。「台灣」一詞對當時的政治環境相當敏感,因為國民黨當局極力主張「中華民國」的統治地位,不許任何挑戰或異議的聲音出現。

1987 年解嚴後,社會運動百花齊放,台灣正名運動聲音也逐漸浮現。中華民國遷佔到台灣時,在路名移植了中國城市名稱、節日也與黨國意識形態結合,毫無在地脈絡。

使用中華民國一詞,容易與現實中國混淆,妨礙世人認識「台灣獨立於中國之外」的事實;在西方各國只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執行「一中政策」,想要以中華民國走進國際社會,無異緣木求魚。

2000年台灣首次政黨輪替,雖然朝小野大,台灣受困於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等一個中國問題的糾纏,台灣正名刻不容緩。

2002年5月11日,數個本土社團及團體共同發起「511 台灣正名聯盟」,邀請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擔任總召集人,展開第一次台灣正名運動。訴求應以台灣為國名、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號召全國各縣市數萬民眾走上街頭。

此次正名運動為解嚴以來,參與人數最多,引起社會與政界關注最多的一次獨派群眾運動。

#以「分期付款」方式推動正名

陳水扁政府雖然執政長達 8 年,但面臨朝小野大困境,國民黨與泛藍陣營佔多數的局勢下,想推動修改相關法律案,因受制於國會未過半而無法順利推動,想要大刀闊斧地推動正名運動,可謂是「難如登天」。

因此陳水扁指示行政院以「無困難」、「較有困難」及「有重大困難」三大項做為推動正名運動順序的策略。

陳水扁政府也陸續推動一系列正名政策,像是護照增加台灣字樣、政府部門及駐外館處網站名稱加註「中華民國(台灣)」以及「中正國際機場」改為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等。

#進一步推動國營事業改名

2002年2月12日,政府更進一步推動將中國石油更名為「台灣中油」與中華郵政更名為「台灣郵政」。陳水扁總統親自出席兩場揭牌典禮,典禮中談話中強調:「正名不是要全盤否定一切,我們所追求與堅持的是一個名實相符的態度與實踐。展現政府推動正名工作的決心與意志。」

揭牌儀式當天,中華郵政工會集結上千名成員到揭牌儀式現場抗議。時任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也揚言,如果 2008 年取得執政權,「一定會改回來」。這一系列的正名政策,引來國民黨及泛藍陣營的撻伐,但陳水扁頂住了龐大的輿論壓力,仍堅持持續推動台灣正名。

令人遺憾的是,到了2008年,相關法律修訂始終遭到杯葛,遲遲無法獲立法院通過。最終,即使已經改名為「台灣郵政」,但因缺乏法律依據,最後只能再恢復為中華郵政。

儘管當時正名運動屢遭質疑,前期國營事業改名雖然涉及修改商標合約、會耗費龐大成本,但我們也可以看到現在的台灣中油、台灣國際造船改名至今不但仍正常營運,經營上也無受到任何重大影響。

#疫情期間台灣正名議題重新浮上檯面

疫情期間,緊鄰著中國的台灣因卓越的防疫成績屢屢成為國際焦點,不僅如此,在國際友人疫情最艱難的時候,台灣伸出援手提供幫助,2020年4月1日蔡英文總統宣布捐1000萬片口罩給疫情嚴重的國家。

負責運送防疫物資的中華航空,機上的「China Airlines」字樣,在台灣引發熱議,遭外界質疑容易被誤認為中國捐贈,另外台灣人出國時,也因護照封面文字「CHINA」造成他國無法清楚辨識,進而被誤認為來自中國,影響台灣的國際形象,台灣正名議題重新浮上檯面。

同年7月22日,立法院通過護照與華航正名案,要求政府提升我國護照「台灣」字樣的辨識度,避免與中國籍航空混淆。外交部隨後宣布新版護照封面,放大「TAIWAN」字樣,並將英文國名「REPUBLIC OF CHINA」環繞於國徽外圈,進一步提升護照封面的「台灣」辨識度。

#我的國家叫台灣!

不過,台灣正名運動也遭受到兩次完全執政號稱本土政權的民進黨政府之阻礙。2016年 到 2024 年之間,民進黨政權主張的「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不具法律承認下、混淆台灣認同的片面話術,也阻礙了台灣正名之路。例如,在國際場合上,許多人拿著中華民國國旗,喊著台灣加油。

回首過往到現在,台灣正名的呼聲從未消失,但在政治人物意志、國際關係和保守意識形態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一直難以實現。儘管正名運動一路上受到內外重重阻礙,只有更強化歷史認識,才能形成更堅固的台灣認同,成為今後台灣正名的動力。

📝編纂:吳聲賢(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專員)

#正名運動 #台灣 ​ #511台灣正名聯盟 #陳水扁 #台灣郵政 #台灣中油 #台灣桃園國際機場 #新冠肺炎 #口罩 #中華航空 #護照

本篇發表於 歷史上的今天。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