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做了壞事而坐牢,是為了追求社會的公平才坐牢-高文章】

24-0120


1924 年 9 月 26 日(戶籍登記於 1925 年 1 月 20 日)基隆七堵人,出生於礦工家庭,就讀基隆瑪陵坑公學校(今基隆市瑪陵國小),而立之年無故遭到特務逮捕,以莫須有罪名判處 10 年監禁,成為白恐時期無辜受難者之一。

#礦產的艱辛與不公

高文章出生在礦工家庭,從小就接觸煤礦,小學畢業後進礦場當「電池學徒」沒日沒夜地學習技術。15 歲時發生工安意外,左腳受到大面積燒傷,休息一年後才重返工作崗位,礦場方面未給予適當照顧,事後也沒有合理的補償,此時高文章深刻體認到礦工被資本家剝削的不合理待遇。

#白恐悲歌

1950 年底,一位師範學院四年級的李上甲,因捲入四六事件遭到逮補,獲釋後經人介紹下來到高文章所在的利豐煤礦服務,擔任職員。

兩人同住在一間宿舍,兩人相處融洽,但是高文章發現到,李上甲在空閒時經常閱讀左派思想的書籍,。高文章知道,在這個白色恐怖時期,閱讀任何左派思想的書籍,都有可能帶來危險,於是趁他離開宿舍時,將這些書籍都燒毀。

1952 年某天,高文章發現到李上甲莫名失蹤,他的行李和衣物都未隨身攜帶,這讓高文章感到非常不妙,意識到可能發生憾事,隨後有風聲說李上甲遭到逮補。

1953 年 9 月 20 日半夜,幾名特務突然闖進礦場內,不由分說地將高文章逮捕送到保密局南所,在南所裡高文章受到非人道刑求以及長時間的訊問。

偵訊過程中,特務不斷要求高文章承認加入共產黨,高文章不服,要求與李上甲對質,。此時,從特務口中才知道失蹤多日的李上甲,已遭到槍斃。

高文章遭到非法逮捕後4個月,1954 年 1 月 15 日高文章被依懲戒叛亂條例第五條之「參加叛亂之組織」判處 10 年有期徒刑。

#黑牢生活

高文章被判刑後,移送至青島東路台北軍人監獄,隨後轉移到新店安坑軍人監獄。

在新店軍人監獄內,他多次轉移到不同牢房,有一次,他被轉移到一間擠滿身患重病的獄友的牢房,其中多數獄友患有肺結核,在監獄缺乏醫療條件的情況下,抵抗力較差的人一旦感染肺結核,往往難以獲得良好治療,一旦患病比被槍殺還要痛苦。

幸運的是,高文章並未感染肺結核。他回憶道:「這輩子最刺激的就是待在這間病房。」

1959 年 6 月 17 日,高文章被押送到綠島新生訓導處,接受監管與思想改造。高文章被分配到第三大隊十二中隊,擔任生產班工作,負責種菜和養豬,以改善獄中飲食條件。

在這裡所有政治犯都必須接受感訓教育與進行思想改造。此外,他們需要參與自己建立的造關押自己的牢房區域,,包括砌牆、蓋屋等工作。

1961 年 10 月 30 日高文章離開綠島,轉移到土城生產教育實驗所,這是白色恐怖時期政治犯的最後一站,在這裡,政治犯每天都要接受思想改造和勞動改造,除此之外還每個禮拜都需要考試檢核。1963年9月26日,高文章終於結束獲釋結束長達10年又6日的黑牢生活。

#追求公平正義的那天

出獄後不久,高文章就返回到礦場工作,由於有政治案底的關係,特務與警察不斷前往礦場和家中騷擾,無奈之下,只能不斷更換礦場公司,做著最辛苦的工作。

然而,憑藉著機械電力的技術與聰明的腦筋,他受到老闆的賞識,被指派在礦場中擔任管理階層,持續礦發揮著他的才華,甚至於 1971 年當選產業工會理事,協助礦工處理勞資糾紛。

退休後,高文章積極與昔日的白恐受難者一同找尋當年白色恐怖相關史料,協助文史工作者拼湊那段白恐歷史的樣貌。

1998 年更接受中央研究院口述採訪,首度公開當年無故入獄的故事。之後他經常參與台灣人權活動,希望有朝一日,能夠等到實現轉型正義的實現,等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編纂:吳聲賢(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專員)

#白恐人物誌 #高文章 #綠島新生訓導處 #轉型正義

本篇發表於 白色恐怖人物誌。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