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解嚴紀念日

220715

1987年7月15日,獨裁者蔣經國在國內民主運動及國外壓力之下,解除戒嚴。而2022年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將解嚴歸功給蔣經國,對嗎?

#首次戒嚴_二二八事件大屠殺

中國國民黨在台灣曾經兩次宣布戒嚴,兩次都造成人民嚴重傷亡。

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國民黨政權台灣行政公署長官陳儀,表面上妥協讓步,與台灣民間各界領袖商討政治改革,卻私下向蔣介石求援出兵。來自中國的鎮壓部隊抵達後,陳儀自3月9日起陸續宣布基隆、台北及全台戒嚴,展開「清鄉」屠殺行動。

「#二二八事件戒嚴令」為期大約2個月,國民黨大舉搜捕、殺害台灣本土知識分子與仕紳領袖,造成台灣本地菁英死傷慘重。

這場浩劫才剛剛結束,台灣旋即又陷入一場為期更久、影響範圍更廣的恐怖惡夢。

#第二次戒嚴_長達38年獨裁統治

蔣介石政權貪汙腐敗的統治方式,不僅引發台灣人民起義抗暴,在中國也失去人心,導致中國共產黨趁勢崛起。

1948年,國民黨部隊在內戰中被共產黨擊潰,為了挽救敗局,鎮壓各地人民起義,蔣介石在該年12月10日發布全國戒嚴令,賦予國民黨各地軍事指揮官近乎獨裁的權力。

最初,台灣被當作榨取資源供給戰爭需求的後方省分,未被納入戒嚴令實施範圍。直到1949年5月19日,國民黨戰敗已無可挽回,蔣介石政權預謀逃難到台灣,於是由省政府主席兼臺灣警備總司令陳誠,頒布「#臺灣省戒嚴令」。

國民黨在台灣第二次戒嚴,在無限期「動員戡亂」、「反攻大陸」的名義下,「臺灣省戒嚴令」實施長達38年。

#以戒嚴令作為獨裁統治法律基礎

國民黨政權以戒嚴令為依據,先後制定數十項法律、法規命令,大幅限制、侵害憲法賦予人民的基本權利。惡名昭彰的《懲治叛亂條例》、《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成為獨裁者鎮壓異議人士的法律武器,輕者長期關押,重者立即槍決。

戒嚴令全面限縮人民的言論自由、集會結社權,長期實施「#報禁」、「#黨禁」,由黨國體制全面掌控公共輿論及政治參與管道。

戒嚴令也讓黨國體制可以進行思想檢查,只要閱讀「#禁書」,唱「#禁歌」,講「#禁語」,都可能會情治單位認定為匪諜,以預謀叛亂的罪名加以處刑。

原本以應對戰爭或叛亂為立法目的「戒嚴法」,淪為蔣氏父子進行獨裁統治的法源依據。就連中央民意代表也因為實施戒嚴而停止改選,無限期續任,充當蔣家獨裁者的橡皮圖章。

#擋不住的民主化浪潮

1970年代,中華民國失去聯合國中國代表權,外交上的嚴重挫敗,軍事上已無「反攻大陸」的可能性,獨裁政權再次面臨統治正當性危機。

此時,獨裁者蔣經國不得不採取「中華民國台灣化」的策略,拉攏台灣人心,蔣經國開始吸收更多台籍菁英進入黨國體制,並在美國的壓力之下,心不甘情不願地舉行地方層級選舉。

另一方面,長期高壓統治,雖能暫時逼迫人民屈服,但是追求自由、民主的種子,始終蘊藏在台灣民間社會。1970年代末期到1980年代初,新一代的民主化運動,開始在台灣萌芽、茁壯。

最初,蔣經國政權對新一波的民主運動,依然運用情治機關進行鎮壓,包括1977年中壢事件、1979年高雄橋頭事件、美麗島事件、1980年林宅血案、1981年陳文成命案、1984年江南案都陸續發生於此時期。

但是血腥鎮壓,擋不住人心思變,阻止不了逐漸壯大的民主運動。

1970年代台灣第二波民主化運動、台獨運動參與者,不同於1950年代第一波民主運動人士,得以拋開日本殖民與國共內戰所帶來的歷史包袱,以台灣人、台灣認同為出發點,因而獲得更廣泛的社會回響。

學者吳乃德教授認為,1977年至1987年,「黨外」人士所發起的政治改革浪潮,形成對蔣經國獨裁政權的強大挑戰。這個追求自由民主發展的黃金時期,是「#台灣最美好的時代」。

#解嚴導火線_濫殺醜聞_美國壓力

國民黨長期實施戒嚴,軍方與情治機關權力不斷擴張,囂張跋扈程度,已經到了瀕臨失控的地步。

1987年6月,時任立法委員的吳淑珍,在國會公開質詢大軍頭郝柏村,揭發國軍在金門烈嶼屠殺海上漂流難民的醜聞(#三七事件),該次事件引發社會質疑,戒嚴令賦予戰地指揮官過多權力,竟可胡亂下令虐殺,連老弱婦孺都不放過。

「三七事件」經國外媒體披露後,中華民國軍隊屠殺海上難民,嚴重違反國際法,引起國際社會強烈譴責。

同年,美國眾議院、參議院先後通過《#臺灣民主決議案》,要求國民黨政府終止戒嚴令,落實人民權利保障,加速政治改革及民主化發展,盡快實施中央民意代表改選。

1986年5月19日,鄭南榕發起主張解除戒嚴的「#519綠色行動」,在台北市艋舺龍山寺聚集數百名群眾,以街頭路線公然挑戰蔣經國政權。隔年的5月19日,剛成立不久的民進黨,再次發動抗議行動,提出「只要解嚴、不要國安法」、「100%解嚴、100%回歸憲法」的訴求。

面對國內民主運動浪潮、軍警情治人員濫殺醜聞,以及來自美國強大的外交壓力,獨裁者蔣經國意識到台灣民主化浪潮已勢不可阻擋。

1987年7月14日,蔣經國簽屬總統令,宣布自7月15日起,終止長達38年的戒嚴,並且同步廢止依據《戒嚴法》制定的30多項相關法律、法規命令。

回顧這段歷史,我們可以發現,頒布「臺灣省戒嚴令」,是為了鞏固蔣氏父子獨裁統治;而戒嚴令的廢除,則是獨裁者迫於國內、外壓力,為求政權苟延殘存,只好選擇與台灣人民妥協。

謹記,今日的自由民主,來自台灣人奮不顧身的爭取,以及許多無名英雄的犧牲與付出,絕非獨裁者恩賜!

#1987年7月15日 #解嚴

本篇發表於 歷史上的今天。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