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台灣「部分」被清帝國納入版圖

0527

1681年3月17日(康熙20年1月28日),鄭經逝世,長子鄭克繼位。19日,外戚發動政變,刺殺鄭克。20日,改立次子鄭克塽。史稱 #東寧之變。清廷聞訊後,著手部署官兵以待討伐明鄭。

1682年,清帝國派水師提督施琅揮軍台澎。1683年, #澎湖海戰,清軍大敗明鄭,鄭克塽剃髮易服,率臣民歸降,明鄭宣告覆滅。

1684年5月27日(康熙23年4月14日),歷經朝臣紛論,最終康熙定調接管台灣,設一府三縣,隸屬福建省,台灣西部始納入清廷版圖。

▌台灣棄留之論

施琅攻克台灣並整飭明鄭後,是否接續經營台灣,清廷躊躇未能定論。主張棄台者認為台灣僅為海賊盤踞的荒島;也有人論及納管後反而可能成為異心者的基地,所謂天高皇帝遠、尾大不掉等情形。朝臣對於台灣的認識程度不一,以致多月後對台仍莫衷一是。

當時康熙也曾言:「台灣屬海外地方,無甚關系。因從未向化,肆行騷擾,濱海居民迄無寧日,故興師進剿。即台灣未順,亦不足為治道之缺……。」另外他也談到:「海賊乃疥癬之疾,台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其看法大致與棄台論者相仿,

▌兵家必爭之地

面對棄台眾論,實地踏查台灣的施琅多次上疏建言,當中《恭陳台灣棄留疏》尤為詳備,細談台灣戰略地位及海防之要,說明台澎相互固守便能保沿海安寧。次來提及台灣物產富饒,佐以寓兵於農等政策,讓官兵自食其力,以解決朝廷財政負擔問題。其論述之周延,終說服康熙對台出手。

▌防弊重於興利

即便清廷願意以官方姿態管理台灣,其思考模式仍以清帝國利益為主,未曾設想台灣自身之福祉。為防台而治台,開銷能省則省。如管制鐵器,使民無法私鑄武器;限制築城,防止亂民據城固守。足見其對台猶以敵視之,難有長遠規劃發展。

而在濃厚的防弊色彩下建立班兵制度,透過輪調及同鄉分散等方式避免結黨營私,卻致生更多禍端,各營濫竽充數,無異於烏合之眾。面對原漢衝突,僅以劃界封山隔離,草草了事。消極經略下吏治敗壞、亂象橫生,建樹甚少,種下禍根居多,未能興利也無能防弊,顯見其治理力道之薄弱。

▌自古以來不可分割?

台灣於海外自立,康熙以降,始有官方接觸,卻仍鞭長莫及,初期真正具備實質影響力的是施琅及其眷族。對施琅而言,台灣無非就是搖錢樹,說服康熙後便來台當土皇帝,強佔田地、私吞貢銀,連康熙也留予評論:「恃功驕縱」。彼時的治理是極其次要之務,清廷與來台官員心心念念之所在是如何擠榨、攫取台灣的資源。其眼界之狹隘,從未及於這片島嶼之福祉,範疇也僅侷限在易於耕耨之地,東側的面貌直至日人來台才有所見聞。

通覽中國的版圖輪廓變遷,在朝代起落更迭當中時時可見,但截至明朝為止,台灣依舊被視為海外島嶼「#東番」。觀諸清末孫中山革命之際的口號「#驅逐韃虜,#恢復中華」便可知,倘若中國仍自栩承載中華道統、法統之業,清廷韃虜們片刻所轄之台灣顯然與如今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 沒有分毫瓜葛,更遑論自古以來不可分割。中共成天叫囂如此絕倫荒唐之事,卻未些許赧顏,其史觀之破碎與低落,益發令人忍俊不禁。

#歷史上的今天 #5月27日
#台灣部分被納入清帝國版圖
#自古以來不可分割
#自古以來都不是
#台灣不屬於中國

編纂:陳柏諺(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專員)

本篇發表於 歷史上的今天。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