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黃昭夫起義行刺國民黨官員

220329

1970年代,台灣獨立運動的實踐者曾經採取暗殺行刺和武力革命的路線,目的是撼動甚至推翻中華民國政府。

包括1970年2月8日泰源監獄武裝起義、1970年4月22日行刺蔣經國、1976年1月高雄變電所遭破壞、1976年10月王幸男郵包炸彈事件等,都是發生在這個時期,而青年黃昭夫起義行刺國民黨官員就是其中的事件之一。

▌時代背景:聯中抗俄

1970年,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為了與蘇聯對抗,決定與當時和蘇聯交惡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交往。1971年,當時身為最高領導人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知悉美國意向後,開始與美國政府進行「桌球外交」,雙方關係迅速升溫;於是美國向中華人民共和國讓步,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聯合國代表權,此時支持中華民國的陣線立即崩潰。

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758號決議,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代表。之後各國則相繼與中華民國政府斷交,轉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日本、澳大利亞於1972年與中華民國斷交,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1978年美國正式與中華民國斷交,翌年元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這一系列事件對台灣問題及台灣獨立運動的形成也造成了影響。

▌黃昭夫行刺過程

1973年3月29日,旅居巴黎的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盟員黃昭夫,趁中華民國政府在法國一家咖啡館慶祝青年節餐會時,在巴士底廣場前持刀割喉殺傷中國國民黨駐法總書記滕永康(國民黨將領滕傑的兒子)。

當時居住在巴黎的華僑們,發起了青年節慶祝活動,留學生都必須出席,否則就會被指責對蔣介石不忠誠,因而受到特務騷擾。下午5點50分,黃昭夫在人群中貼近滕永康,以短刀割斷喉嚨,致使頸部鮮血直流。在滕永康送醫獲救後,黃昭夫被法國警方逮捕入獄五年。

▌宣示和不民主的中國國民黨幹到底

黃昭夫台灣意識極爲強烈,他曾經表示:「我是台灣人,台灣話和中國話完全不一樣,我說的是台灣話,我只會說一點點中國話。」,他對於國民黨抓耙子在外國打小報告、並且處處監視與壓迫台灣人感到相當不滿,尤其對於行刺前一年的1972年,在威廉波特棒球賽中,聽聞台獨支持者被國民黨的人員毆打後,更是怒不可遏。

滕永康經常威脅海外台灣人不得參加台灣同鄉會,即使同鄉會旨在彼此交換學業資訊與互相照顧生活,國民黨官員依舊蠻橫干涉海外台灣人的集會自由,黃昭夫累積憤恨已久,最後選擇對滕永康行刺。

黃昭夫對質詢他的法官說:「我並不想殺死滕永康,只想傷害他,並和貪汙無能,不民主的中國國民黨幹到底。」,並於事後的自白書表示:「我永遠同情弱者,同時也敵對強者。我對武力鬥爭的解釋是:弱者對抗壓迫者的最有效戰略,同時因爲弱者是被迫探用這種手段,所以理由正當。」

70年代這波台獨武力反抗與暗殺的浪潮,後來在美國政府的反對、以及台獨組織內部改採取非暴力抗爭的路線之後而逐漸式微。

#歷史上的今天 #黃昭夫 #國民黨 #滕永康
#2023年3月29日

本篇發表於 歷史上的今天。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