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世界台灣同鄉會聯合會成立

0907

1950年代白色恐怖時期,國民黨推行以大中國本位主義、忠(國民)黨愛(中)國思想為基底的教育內容。成長於黨國體制之下的年代,許多人思想遭受禁錮卻從未自知。另一方面,遠赴海外攻讀碩、博士的年輕學子,接觸到當代自由、民主、人權理念,許多人開始反思,國民黨極權統治諸多不合理之處。

時至1960年代,移居海外逃離國民黨統治的台灣人,以及新世代的海外留學生人數持續增加,美國、歐洲、日本等多個國家的台灣人社群,基於思鄉之情,自然而然組成同鄉會、聯誼會組織,不過,名為「台灣」同鄉會,也是挑明地要與國民黨控制的「中國」同鄉會作區別。

#外交危機下的海外台灣人社團

197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2758號決議案,蔣介石基於個人情感,頑固堅持大中國意識形態,拒絕西方世界國家建議的「一中一台」續留方案,導致中華民國不僅失去聯合國代表權,也從此退出聯合國,自絕於國際社會之外。

錯誤的外交決策,令台灣面臨嚴峻的雪崩式斷交危機,島內、海外台灣人惶惶不安。而國民黨為了穩固統治,加強打擊海外政治異議份子,鎮壓台獨運動,透過各地駐外使館布建抓耙子、職業留學生及情治人員,監控海外台灣人群。

70年代台灣政局動盪,國民黨政權將黑手伸入海外台灣人社群,激發海外台灣人危機意識。

1974年9月7日,由「在日台灣同鄉會」、「巴西台灣同鄉會」、「全美台灣同鄉會」、「加拿大台灣同鄉會」及「全歐台灣同鄉會聯合會」五個海外台灣人團體,共同發起成立「 #世界台灣同鄉會聯合會 (World Federation of Taiwanese Associations,WFTA)」,簡稱「 #世台會 」。

世界各地紛紛出現以「台灣」為名的同鄉會,以及世台會成立,象徵著海外台灣人無懼國民黨利誘威脅,在黨國扶植的「華僑」或控制的「中國同鄉會」系統之外,自發性串聯、集結,籌組真正屬於台灣人的草根性組織。

世台會創立以後,陸續有南非、澳洲、紐西蘭、哥斯達黎加、阿根廷、菲律賓、厄瓜多、巴拉圭等國家的台灣同鄉會加入,發展為最具規模的海外台灣人聯誼組織。

#挑戰黨國封鎖

世台會不僅是台灣同鄉聯繫情感的組織,也是具有台灣意識的台灣人才加入的團體,由於世台會不受到國民黨僑務體系所掌控,加上台獨運動者在世台會組織的深入主導,不意外地,世台會一直是黨國情治單位所密切監控與滲透的對象。

1981年,世台會規劃在巴西舉辦首次在南美洲召開的年會,有活動消息公開後,中華民住巴西代表處人員使出「抹紅」伎倆,向巴西政府宣稱,世台會與共產黨過從甚密,試圖利用巴西政府對於中南美左翼革命的擔憂,試圖阻礙活動舉辦。最後經歷法律訴訟攻防,世台會年會活動才得以順利召開。

1988年,世台會公開挑戰國民黨封鎖,在台灣舉辦第15屆年會,多位名列「海外黑名單」成員嘗試返台,如陳翠玉、羅益世、張丁蘭、毛清芬、葉明霞成功闖關抵達台灣,公開參與活動。

世台會在台灣的年會,開啟了海外黑名單人士集體返台,1988-1991年出現了一波波海外黑名單的返鄉潮,國民黨政權祭出強制驅離及法律戰,以叛亂罪起訴多位返台人士,因而引發「廢除刑法100條」之社會運動。

#台灣民主化的海外推手

作為海外規模最大的台灣人同鄉會組織,在台灣民主化過程曾經扮演重要協助角色。世台會勇敢接納政治異議份子,從不避諱批評國民黨的黨國體制,高揚自由民主價值,台灣獨立的願景,許多獨派人士與政治人物都受邀出席世台會的活動。

出於對故鄉台灣的熱愛,世台會持續關注台灣現況,在台灣發生重大災害時發起捐款募資,組織海外同胞返鄉投票,支持本土政黨,至今仍為海外台灣人社群中最重要的同鄉會組織之一。

#1974年9月7日
#世界台灣同鄉會聯合會

本篇發表於 歷史上的今天。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