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黨歌變國歌

220603

你知道,你唱的國歌,是中國國民黨「黨歌」?

中華民國國歌開頭前兩句,「三民主義,吾黨所宗⋯」,這個「黨」字該如何解釋?

以前國立編譯館版的課本跟學校老師都會告訴大家,這裡的「黨」是「吾輩」、「我們」的意思,並非指特定政黨。但是我們都知道,國立編譯館課本常常提供的不是事實真相,而是黨國體制灌輸的思想教育。

一起來看看,「中華民國國歌」到底是怎麼來的。

#黃埔訓詞

1924年6月16日,國民黨總理孫中山在廣州黃埔軍校第一期開學典禮上發表演說,並由胡漢民代表孫中山宣讀書面訓詞。

在那份由胡漢民、戴季陶等人所起草的訓詞中,據信首次出現了「三民主義,無黨所宗,以建民國」等句子。這份「黃埔訓詞」,後來成為國民黨教條主義重要依據,被廣泛引用於許多地方。

當時中國正瀕臨內戰邊緣,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南方軍閥聯盟,割據反抗北方軍閥主導的中華民國北京政府。孫中山所代表的廣州軍政府,不承認當時北京政權的統治正當性,因此由北京所頒布的國歌──《#卿雲歌》也被否定。孫中山在1921年便曾下令譜寫「臨時國歌」。

#制定黨歌

整個1920年代,國民黨先後使用不同版本的國旗歌、臨時國歌。直到1928年,南方軍閥聯盟在內戰中獲勝,張學良投降之後,達成中國形式上的暫時統一。

黨國大老戴季陶在國民黨中常會中提案通過,以孫中山總理的黃埔訓詞作為新黨歌的歌詞來源,並且對外徵求樂譜,最後選定程懋筠的作品。1929年1月,國民黨中常會通過制定黨歌。

有了黨歌,那國歌呢?

1930年3月上旬,國民黨中常會又通過決議,在新國歌制定前,暫以黨歌代用。既然黨都決定了,於是國民政府便在該年3月底發布「行政院第165號訓令」,要求全國各級政府以黃埔訓詞aka國民黨黨歌,暫代國歌。

然而,我們都知道,國民黨實施戒嚴可以長達38年,黨歌代用國歌,當然也可以一直代下去沒有期限問題。

#黨歌變國歌

黨歌代用國歌,這樣的作法很容易被外界質疑。事實上國民黨政府在1930年、1936年都曾經對外徵求國歌歌詞或新國歌,雖然每次都收到2、3千件投稿作品,但是進入審查階段後,無一符合國民黨的高尚標準。

尤其1936年那次公開徵件,主責的「國歌編製研究委員會」最後還直接講明,所有投稿作品都遠遠不如「黃埔訓詞」好棒棒,唯有「黃埔訓詞」才能體現中華民族偉大的歷史文化以及革命建國精神。

既然長期徵件都徵不到適合的作品,而且學者專家(御用文人)一致認為黃埔訓詞aka國民黨黨歌最優秀,於是在1937年6月3日,中國國民黨中常會只好「勉為其難」決議通過,把黨歌「貢獻」給中華民國作為國歌。

國民黨在同年6月16日發函至告知中華民國政府,國歌我們幫你選好了,於是,5天之後,中華民國政府非常有效率地在6月21日公布,「黃埔訓詞」直接真除成為正式國歌。

#黨的創造性解釋

黨歌直接變國歌,這種黨國不分的作法,連國民黨內的良心知識分子都看不下去。

1952年11月1日,#雷震 在《#自由中國》雜誌上撰文,批評黨歌變國歌:

「以黨歌為國歌一事,就是一件極不聰明的作法,因此其他黨派人士,當然不願唱『吾黨所宗』一語。這個『吾黨』明明是國民黨,偏偏要他黨黨人在唱國歌的時候改換黨籍,該是一件多麼傷害情感的事情。」

身為國民黨高階黨員的雷震,明白告訴大家,國歌中的「黨」,指的就是國民黨。黨歌變國歌,強迫別人一起歌頌國民黨,是不應該的事情。

面對外界質疑,黨國體制當然無法坐視不管。

在教育部長張其昀授意之下,學者專家(御用文人)又忙了起來,上窮碧落下黃泉,考證「黨」字在中國古書中的演變。最後由國立編譯館出面提出一套說法,穿鑿附會將國歌中的黨字解釋為「吾輩、吾人」,掩飾黨歌變國歌的黑歷史。

這個看似冠冕堂皇,實則胡扯的說法,就成為幾十年來中華民國填鴨教育,對於國歌歌詞解釋的官方說法。

#黨國遺產持續傳唱

時至今日,黃埔訓詞仍是中華民國的國歌歌詞,在各種正式場合,上至「總統」下至一般民眾,都得大聲高唱「三民主義,吾黨所宗」。

黨歌變國歌,象徵著國民黨蔣氏政權獨裁統治,黨國不分的具體寫照。全國人民在正式場合唱國歌,其實也是在唱黨歌;這種透過國家權力強制推動的政治規訓儀式,不斷灌輸人民,黨跟國互為表裡同為一體,認同國家,也就是認同國民黨。

可嘆,台灣民主化已經三十多年,但是黨國的遺產,至今仍持續被歌頌傳唱。

#1936年6月3日 #黨歌 #國歌 #黃埔 #中國國民黨

本篇發表於 歷史上的今天。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